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树木纹齐瓦当的生态美学意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当作为一种建筑构件,在古代宫廷建筑中被广泛采用,它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陶器烧造水平,而且它的纹饰图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特点。战国时期齐国树木纹瓦当的出现和盛行,不仅受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且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生态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12.
再认启发式理论认为人们仅依赖再认做出决策。以两项高低不同再认预测力(效度)的任务为材料,选取初中生(N=138,M=14.1岁)和成年大学生(N=136,M=19.3岁)被试,探讨再认启发式使用特征。使用层级多项式加工树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初中生较大学生认识的材料数更少或运用知识比较的正确率更低;(2)再认启发式使用存在被试异质性;(3)初中生再认启发式的使用低于大学生。结论:知识表现出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再认启发式的使用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决策时初中生相比大学生会更少依赖再认线索。  相似文献   
13.
多项式加工树(multinomial processing tree, MPT)从理论模型出发,使用多项式模型来拟合行为数据并估计理论模型中各个加工过程发生的可能性。该模型能够有效分离和量化不同心理过程,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认知研究之中,如态度、刻板印象等。本文首先介绍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并以道德判断为例说明其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最新应用。最后,总结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即可以作为一种方法提高研究的效度和精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并指出其潜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有关树木的神话传说,在这些故事中,渗透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心理分析思想。本文以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介绍世界各民族有关世界树的神话,探索树的象征意义及其作为一种原型意象所传达的无意识的信息,并与古今释梦理论相结合,阐述树及其神话的临床心理分析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邦入关后来到秦皇宫,禁不住金银财宝、香车美女的诱惑,在纵情享受中把军中大事置之脑后。大将樊哙忠言劝之:主公你不能住在此处,这是何地?是以前暴君秦王享受的地方,你如果想得天下,就赶快离开这迷人之地!经多人劝说,刘邦幡然醒悟,立即搬离秦宫,屯军灞上,厉兵秣马,最终打败项羽。历史表明,奢欲无度,必会人亡政息;制欲止奢,多会成就一番大业。正所谓:天下大福,莫大于无贪欲;天下大祸,莫大于欲无底。人生在世,皆有"七情六欲"。何谓欲?先贤曰:"六欲者,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欲是人们生存的一  相似文献   
16.
    
零落 《思维与智慧》2010,(11):12-12
当树在这个世界扎下根的时候,无论是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在黑夜里,在阳光下,没有啼哭,也没有欢喜。它的根在黑暗里所能感知的,是地的湿润、土的松软、泥的芳香。犹如孩子在母体内有着绝对的安全,有着适宜的温度。  相似文献   
17.
寓言四则     
蝴蝶与垃圾有一次,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一堆垃圾里寻找食物。垃圾向蝴蝶问道:“你是谁?你是否也想加入我们的圈子。”蝴蝶说道:“我是一只蝴蝶,我并不想加入你们的圈子。”垃圾问道:“你不想加入我们的圈子,那你到我们这里来干吗?”蝴蝶说道:“我到你们这里来寻找食物。”垃圾说道:“我们这里没有食物,只有废物与垃圾。你到我们这里,我觉得你不是废物就是垃圾。”蝴蝶说道:“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我是一只美  相似文献   
18.
创制理想的动物模型是突破抑郁症研究的技术难点之一。来自进化研究的证据提示, 树鼩属灵长类近缘的一种小型动物, 具有较为发达的神经系统和与人类相似的应激系统, 因而可能成为创制精神疾病行为模型的较佳选择。已有的研究表明, 树鼩社会挫败模型可能具有比啮齿类更好的表面效度、预测效度及结构效度。由于树鼩与人类的近缘关系, 对其抑郁行为的脑机制研究或药物评价可能更具潜在价值。但是, 该模型仍有待进一步利用、拓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莫伦  胡祥恩  杨芳 《心理科学》2006,29(5):1194-1198
来源监测实验既涉及到研究项目探测、来源甄别两种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又涉及到研究反应倾向。当研究目的着眼于测量或比较不同来源源记忆或不同控制变量组在同一来源上的源记忆效果时,把来源甄别和项目探测两种认知过程及反应倾向分解开是十分必要的。通常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对此收效甚微,多项式加工树模型旨在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0.
树木图是图画心理技术当中非常基本、简单但又意义重大的技术。它的操作非常便捷,但信息量非常丰富。如果追根溯源,它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最初它被运用在心理测验当中。第一个运用画树进行测验的人是埃米尔·杰克。他是一名瑞士职业顾问,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把画树测验应用到临床诊断上,并且在职业指导中开始实践。而第一个系统运用画树测验并把它整理成书的人,是瑞士心理学家查尔斯·科赫。科赫于1949年出版了德语版的《画树测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