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4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管子》哲学意义上的道分为天道自然之道、客观真理之道、万物本源之道三个层面。《管子》天道观体现出春秋时期过渡的特征,既有对天道、上帝的崇拜与祭祀,又有对在逐步构建自然天道的客观真理性认识。《管子·经言》组较早的把生命现象与"道"联系起来,奠定了万物本源之"道"论的逻辑起点,这也是中国生命哲学的真正源头。《道德经》成书当晚于《管子·经言》组,《道德经》万物本源的"道"论是对《管子·经言》组中被赋予生命意义的"自然天道"之提升。《管子》哲学意义的三种"道"论指向不同,但却有相同的特征,表现为虚静、广博、周密的特征。物质性的水、精气作为万物本源,代表着从本源论上逐步建构起春秋古典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架构。《管子》"水本源论"形成有其内在逻辑,其成文当在《管子》四篇之前。  相似文献   
182.
游台纪行     
闻名遐迩的五台山,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和善男信女来游览和朝拜。因游客的信仰和情趣的不同,所看的内容也有区别:有的信仰佛,以朝山拜佛为主,他们不仅入寺礼佛,布施诵经,而且大多数要朝拜五顶(五座台顶)、三洞(佛母洞、观音洞、秘魔岩的龙洞);有的以观五台山佛国风光、文物古迹为目的;大多数则是慕名而来,在台怀停留数小时,看几个主要寺庙,  相似文献   
183.
道教辞典     
华颐 《中国道教》1989,(1):60-61
《周易乾凿度》汉代《易纬》八种了一。《通志·艺文略》著录“二卷,郑玄注”。李淑《邯郸书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经籍考》等著录卷数及注者并同。《易纬·乾坤凿度》卷上引《太古文目》:“《乾凿度》,圣人顺乾道浩大,以天门为名也。乾者天也,……乾训健,壮健不息,日行一度;凿者开也,度者路也。圣人凿开天路,显彰化源”。即圣人开辟通向天上的道路,以显明万化的本原。继承《易系辞》关于宇宙万物起源的思想,推衍构成完整的天地生成论,认为“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  相似文献   
184.
书刊信息     
《中国道教》1989,(1):63-64
中国道教协会道教经书简介一、《黄庭经讲义》作者:陈撄宁小32K本,约五万字《黄庭经》为道教讲述炼养的重要经典,分《内景经》、《外景经》二篇。我会已故会长、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就《黄庭经》二篇义蕴,沉潜探索,择其精要,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分类诠释,使其词能解,理可通,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讲义》后附《道藏》本《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原文。定价:批发0.80元,另售1.00 二、《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问答》作者:陈撄宁小32K本,约一万七千字本书为我国近代著名道教学者、养生学家、中国道教协会已故会长陈撄宁先生于1957年8月,应杭州市屏风山疗养院邀请讲学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185.
公元622年,先知穆罕默德率众创建了简朴清真寺于麦地那之南郊,即伊斯兰教发展史上著名的库巴寺。那时至今,千余年来,清真寺日益增多,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假使站立俯瞰全球,可见以麦加天房为中心,幅射出万千无形射线,联接着数以万计的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清真寺。  相似文献   
186.
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是产生于五台山地区的两个历史典故。芜蒌是芜蒌亭的略称,在今河北省饶阳县东北的滹沱河之滨。滹沱,即滹沱河,发源于五台山东北的泰戏山(一名武夫山,亦名派[gu]山)。东台小柏谷水、北台大柏谷水注入其中。  相似文献   
187.
滑竿上,树梢望飞云。穴守丹田腾虎子,洞参黄帝护龙孙。灵气满青城。青城好,一绝洞天茶。别后余香留舌本,携归清味发心花。仙茗自仙家。青城好,一绝是甘泉。润口涤胸堪益智,清心舒气可延年。能饮即能仙。青城好,泡菜冠全川。清脆芥姜夸一绝,芬甘乳酒比双贤。吾独取椒盘。青城好,银杏二千年。久已参天归众望,  相似文献   
188.
唐宋以来,对《参同契》的释读一直存有争议,以致各类注释的书籍版本杂错,歧异百出,然其本意却依然暗而不彰。原因无它,乃在于对其中几个关键字词的本意未能参透。本文一依《参同契》之内容与历史原貌,将文句阐释置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去把握,从而对《参同契》中的“大易”、“黄老”、“炉火”以及“根”、“一”、“元”、“内”等几个关键字词,做出了贴近原意的释读,为正确理解《参同契》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诠释系统。  相似文献   
189.
2013年5月,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北大的一场讲座中,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果断地排到了世界第一等文明的前三位,并用油、奶和水来比喻三种文明的存在状态,这一判断和比喻引起了当时学界乃至普通民众的密切关注、广泛讨论和深层思考。水化万物、上善若水,对于中华文明如水的精巧比喻,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情感寄托和生存理想。笔者初感,中伊文明有可能基于这样一种“新的论调”而出现更高层次的沟通与交往。  相似文献   
190.
潘杰 《学海》2007,(6):208-211
就生命而言,水是万物之源,水文化与生命起源及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是一个同构的过程;就审美而言,美是和谐的美,和谐的美是水的美的特性.水的特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审美对象,更演化为一种审美体系.水的自然之美、灵动之美、风格之美,激发人的想像,给人以启迪,并在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地传承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