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刘俊升  丁雪辰 《心理科学》2012,35(2):384-390
摘要:用同伴提名和班级戏剧对小学4年级至初中二年级787名儿童进行一年的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考察了社交淡漠与同伴接纳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发现:(1)同伴接纳与社交淡漠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淡漠在一年时间内呈现出高度的稳定性。测试时间与性别、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一年时间里,小学男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减少、女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增加,而初中男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增加、女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减少;(3)二元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交淡漠与同伴接纳的关系模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对于男生,前测的社交淡漠可以显著预测后测的同伴接纳,而前测的同伴接纳不能显著预测后测的社交淡漠。女生则呈现完全相反的模式。  相似文献   
92.
以班级为单位选取1-6年级23个班级的小学生,通过最好朋友提名法,得到有互选朋友有效被试700人,采用同伴提名法、小学生友谊质量问卷、小学生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问卷,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考察个体和班级两个水平上的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人格的影响,并在两个水平上检验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对人格的影响上的多层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班级水平:班级平均友谊质量对外倾性、亲社会性、认真自控、情绪稳定性有预测作用;班级平均同伴接纳对情绪稳定性有预测作用。(2)个体水平:同伴接纳对人格5个维度均有直接影响;除情绪稳定性,友谊质量分别在同伴接纳对智能特征、外倾性、亲社会性、认真自控影响上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3.
钟歆  刘聚红  陈旭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7):1149-1158
同伴依恋是青少年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 目前测量青少年同伴依恋的工具主要包含IPPA、PIML以及近年来才出现的AFAS量表等。在同伴依恋的影响因素中, 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性别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同伴依恋的发展状况, 性向和同伴的性别也会影响青少年对同伴依恋对象的选择, 而年龄与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此外, 安全的依恋风格预示着青少年较高的同伴关系质量, 而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还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未来的研究应该着力于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切入点的变化以及研究方向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94.
以1117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家庭创新环境的特点及其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家庭创新环境体现在家庭情感氛围、父母创造性行为、父母教育理念和自主准予,可分为抑制型(17.3%)、一般型(41.9%)和创新型(40.8%),创新型在日常创造性行为上得分显著高于抑制型;(2)家庭创新环境与创造性人格、日常创造性行为以及同伴提名得分相关显著;(3)创造性人格在家庭创新环境和同伴提名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家庭创新环境和日常创造性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5.
从四所小学的10个班中挑选出高欺负-受欺负班和低欺负-受欺负班,使用p*模型分析班内朋友关系的网络结构特点及其与欺负、受欺负的关系。结果发现:(1)低欺负-受欺负班级中的同伴关系网络倾向于形成开放性朋友关系结构,如边、2-星、3-星、4-星结构;高欺负-受欺负班级中的同伴关系网络倾向于形成闭合性朋友关系结构,如三角形、孤立者结构;(2)高、低欺负-受欺负班级中,欺负者均处于同伴关系网络的边缘化位置,且所处的关系结构位置与自身欺负水平的关联不显著;(3)受欺负者所处的关系结构位置与自身受欺负水平的关联也不显著,但是在低欺负-受欺负班中,受欺负者倾向处于同伴关系网络的边缘化位置,而高欺负-受欺负班中,部分受欺负者处于边缘化位置,部分受欺负者处于闭合性关系结构的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96.
以631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关系,同时探讨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作用是否受自我控制的调节。结果发现:(1)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越轨同伴交往、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越轨同伴交往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可以调节越轨同伴交往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作用,对于低自我控制个体,越轨同伴交往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于高自我控制个体,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攻击行为仅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7.
以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儿童为被试,探讨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同时考察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及偏差对社交退缩行为的预测作用。儿童完成同伴评定、知觉评定、社交自我知觉和班级戏剧量表。结果表明:(1)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的同伴接纳知觉越来越准确;儿童的同性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四年级男生的异性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显著低于女生;(3)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显著正向预测安静退缩和活跃退缩;同伴接纳知觉偏差显著负向预测安静退缩,但对活跃退缩不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与DNA分型技术,对1063名青少年(初次测评年龄为12.32±0.47岁,50.3%女生)进行间隔2年的追踪调查,考察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同伴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发现,TaqIA多态性与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均对男青少年抑郁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携带A2A2基因型的男生中,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抑郁水平,而在携带A1等位基因的男生中,同伴侵害对抑郁无预测作用。此外,TaqIA多态性与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对女生抑郁均无显著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提示,同伴侵害是一种重要的候选环境指标,与TaqIA多态性交互影响青少年早期抑郁,并且性别在这一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中起到重要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9.
王美萍  纪林芹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15,47(10):1260-1268
以683名男青少年为被试(初次测评时M = 13.35岁; SD = 0.51), 综合运用传统回归分析和新兴显著性区域检验, 考察了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及其表现形式。结果表明:当同伴接纳水平较低时, 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抑郁水平表现出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趋势, 当同伴接纳水平较高时, G型基因携带者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 同伴接纳可以显著预测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抑郁, 但对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抑郁无显著预测作用; rs6323多态性与同伴拒绝的交互作用亦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 同伴关系对MAOA基因与男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关联起调节作用, 且其作用形式部分支持不同易感性模型观点。  相似文献   
100.
使用青少年依恋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中学生孤独感问卷,对上海市20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116名普通学校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关系,结果发现:(1)和普通学生相比,工读学校学生对同伴更缺乏信任、情感更疏离,具有较低的自我概念,体验到的孤独情绪也较强烈;(2)工读学校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概念比其他年级学生要消极、女生比男生持有更为消极的自我概念,尤其是二年级的女生更为突出,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体会到孤独感;(3)同伴依恋各维度在对孤独感的预测程度和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自我概念的不同维度在同伴依恋与孤独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