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63篇
  3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采用个体中心的视角,通过班级戏剧和同伴提名法考查小学生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间的关系。结构频率分析发现:(1)具有高水平积极社会行为的儿童易受同伴欢迎,不易受同伴拒绝。具有高水平积极社会行为又伴有高退缩行为的儿童在低年级时也会受同伴欢迎。(2)高水平的攻击行为易受到同伴拒绝或争议。具有高水平攻击行为的儿童,当伴有高退缩行为时,在低年级时易受到同伴拒绝,在中高年级时易受到同伴争议。(3)社会行为倾向不显著者易获得一般而不易获得受争议的同伴关系,但在中低年级时不易受同伴欢迎。  相似文献   
162.
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达  王歆睿  傅丽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08,31(1):79-82,78
本实验采用外显的提名法和内隐联结测验(IAT),考察了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发现,个体的利他行为表现出自动化特征;内隐利他倾向和外显利他行为之间不存在相关;内隐利他倾向不存在性别差异.结合相关理论,本研究认为,利他行为具有内隐性或无意识性.  相似文献   
163.
定性研究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下,研究者采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被拒绝儿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以归纳法为主要分析手段,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相关理论与假设,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4.
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纵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纪林芹  陈亮  徐夫真  赵守盈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11,43(10):1151-1162
采用间隔两年的纵向设计, 通过对1767名儿童的同伴侵害以及孤独、抑郁、攻击、行为不良、同伴接纳、同伴拒绝等心理社会适应指标进行调查, 综合运用变量定向的方法和个体定向的方法考察了童年中晚期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发展的结果模式, 以及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 (1)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心理社会适应各指标存在显著的即时与纵向相关关系。(2)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结果表现为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同伴拒绝、正常发展4种模式。(3)判别分析显示, 9岁的同伴侵害(主要为身体侵害)能预测同伴拒绝、外化问题适应结果模式, 11岁的同伴侵害(主要为关系侵害)能预测内化问题、同伴拒绝适应结果模式。这些结果表明同伴侵害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间的联系具有异质性, 并且先前和当前的侵害经历以及不同类型的侵害与心理社会适应间的联系因适应领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5.
金灿灿  刘艳  陈丽 《心理科学》2012,35(5):1119-1125
使用问卷法对4279名流动、留守和农村普通儿童的亲子、师生和同伴关系、社会负性环境和问题行为的调查发现:(1)小学流动儿童的轻度问题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小学流动和留守儿童的重度问题行为显著高于普通儿童;中学流动儿童的轻度问题行为得分依次显著高于普通儿童和留守儿童;(2)普通和留守儿童的亲子、师生关系和社会环境显著好于流动儿童;(3)亲子关系在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普通儿童的问题行为的预测中起调节作用;同伴关系在社会负性环境对留守和普通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6.
儿童的两种亲密人际关系:亲子依恋与友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海琴  周宗奎 《心理科学》2004,27(1):143-144
以城市三所普通小学四、五、六年级的505名学生为被试,用问卷调查、团体施测的方式,探讨儿童亲子依恋与其友谊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儿童友谊质量方面,父、母均有影响,在友谊的数量,如好朋友提名分方面母亲的作用也是显见的;亲子依恋特质的两成分(信赖、亲近)对儿童友谊质量的积极特征和冲突水平有相对不同预测力。  相似文献   
167.
7~11岁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信军 《心理科学》2004,27(2):398-401
本研究采用情境故事研究7~11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理解和特质理解能力的发展,并探讨该年龄段儿童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结果表明,7~11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显著提高;7岁儿童关于特质因果性的理解有比较高的起点,7~9岁加速发展,之后趋缓;7~9岁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其二级误信念理解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总体上看,受欢迎学生的特质理解能力显著优于被拒斥学生。  相似文献   
168.
高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交技能、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综合运用社会测量和心理测量的方法,以高中生为被试,对同伴关系、社交技能、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父亲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及社交回避与高中生的同伴拒绝显著相关,并对同伴拒绝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中生的社交接纳与其同伴接纳显著相关并对后者有显著预测作用。2.高中生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其社交回避呈显著负相关并对后者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中生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其社交接纳呈显著正相关并对后者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通过社交接纳和社交回避对高中生的同伴关系存在间接作用。4.就父母而言,父亲的教养态度与行为在高中生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9.
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美芳  陈会昌 《心理科学》2003,26(6):1130-1131
1 问题提出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观的获得、社会技能的发展、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等 ,而同伴关系不良则可能导致学校适应的困难 ,甚至可能对成年后的社会适应带来消极影响。许多研究发现 ,同伴关系在青少年期比儿童期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例如 ,青少年对同伴文化的遵从明显增强 ,感情重心由父母转向亲密的朋友等。因此 ,对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相关因素的探讨 ,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了解 ,而且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更好地适应…  相似文献   
170.
父母监控和不良同伴交往是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这种影响又离不开其所处邻里环境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通过对2个区县7所学校47个班2188名初一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探讨了邻里环境指标、父母监控和不良同伴交往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路径。结果发现:(1)邻里犯罪能够直接预测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同时,邻里犯罪、邻里凝聚与混乱还能够通过父母监控和不良同伴交往为中介,进而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2)在纳入邻里环境影响条件下,父母监控与不良同伴交往对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随着父母监控的提高,不良同伴交往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减小;(3)对于男孩而言,邻里犯罪对问题行为、父母监控对问题行为、不良同伴交往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大于女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