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63篇
  3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社会学习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与工读生毒品使用的关系,以及结交不良同伴的中介效应和感觉寻求的调节效应。514名工读生完成了父母控制问卷、不良同伴问卷、感觉寻求量表和毒品使用问卷。结果显示:(1)父母心理控制能正向预测工读生的毒品使用,父母行为控制能负向预测工读生的毒品使用。(2)结交不良同伴在心理控制、行为控制与工读生毒品使用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结交不良同伴的中介作用受到感觉寻求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 从社会网络视角考察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正成为发展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者多借助整体网和纵向数据, 通过两种作用机制, 即选择过程(selection process) (强调心理和行为变量对社会网络和同伴关系的影响, 如关系的形成、维持和解除)和影响过程(influence process) (强调社会网络和同伴关系对心理和行为变量的影响), 来分析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协同演进的动态过程。实证研究关注的领域集中在青少年健康风险行为(如吸烟、喝酒、药物滥用)和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孤独感)。未来研究应该注重拓展社会网络的类型和样本、加强理论建构、增加对积极心理和消极关系的研究, 并有望在互联网领域及社会网络的生物学基础等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采用连续式公共物品困境,考察不同类型的个体在同伴遵守和违反均等规范两种条件下合作的前后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发现:(1)依据行为决策对被试进行的分类与其社会价值取向之间不存在相关;(2)一人违反均等条件下被试的合作水平高于多人违反均等条件下的合作水平;(3)高贡献者在前后两次互动中维持较高的合作水平和信念水平;(4)低贡献者第二次决策时比第一次决策时更合作,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合作信念提高。  相似文献   
104.
父母网络监管对于减少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效果往往不尽相同,本研究对410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不良同伴交往在父母网络监管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父母网络监管对青少年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路径是否受亲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直接效应显示父母网络监管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不良同伴交往在父母网络监管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中起“遮掩效应”;(2)亲子关系显著调节父母网络监管对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3)整体模型检验发现,父母网络监管、亲子关系、不良同伴交往和网络游戏成瘾形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同伴圈子的相似性假设探讨同伴圈子的形成、圈子社会情境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及圈子文化背景对圈子社会化过程的调节作用。选取某城乡结合部一小学3至5年级898名儿童作为被试进行一年的跟踪调查, 其中在第一年当地城市儿童占36.5%, 当地农村儿童占48.8%, 流动儿童占10.4%。学生在第一和第二年都完成《班级戏剧》和《社会认知地图》问卷。研究结果表明:(1)在个体层面上, 圈子成员的社交性、亲社会性、自主性以及同伴接纳显著高于孤立者。城市儿童的自主性显著高于农村和流动儿童, 后两者之间则无显著差异。亲社会性在性别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2)儿童会依据社会能力的相似性来组成同伴圈子, 且不同圈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儿童也愿意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伴交往, 形成不同类型社会文化背景的同伴圈子。(3)儿童的社交性和自主性随着同伴圈子相应能力的提高而呈正向发展趋势。(4)同伴圈子对个体社交性和自主性发展的影响因圈子所注重的社会文化准则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农村-城市圈子比农村-流动圈子对儿童社交性发展的影响明显更大些; 农村圈子的儿童自主性水平更趋于随圈子自主性的提高而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6.
儿童攻击和同伴关系的相关:20年研究的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伯良  张雷 《心理科学》2003,26(5):843-846
用多水平分析技术对近20年关于儿童攻击和同伴关系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的元分析显示,现有研究中关于攻击和同伴关系相关结果的变异程度比较大,总体来说攻击和同伴接受之间有负向相关关系,和同伴拒绝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7.
儿童社交问题解决与其社交地位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宗奎  范翠英 《心理科学》2003,26(5):834-838
本研究初步考察了小学儿童的社交问题解决与其社交地位的关系。采用访谈法研究了小学儿童在发动交往、维持交往和解决冲突三种情境中的社交问题解决。结果发现,不同社交地位的儿童对社交目标的选择并无显著差别;而在发动交往时,被拒绝儿童更倾向于借助他人帮助。被忽视和被拒绝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少选择言语沟通和解释策略。被忽视儿童发动交往的有效性低于其他儿童,被拒绝儿童解决冲突的适当性低于受欢迎儿童和一般型儿童。  相似文献   
108.
不同同伴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振宏  郭德俊  方平 《心理科学》2004,27(3):602-605
运用社会测量法,把238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分为受欢迎、被拒斥、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型五种类型,用自我描述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研究表明:(1)被拒斥学生的数学学业自我概念、一般学校自我概念、与同性关系自我概念、与父母关系自我概念、诚实——可信赖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等方面显著低于受欢迎、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组学生;受欢迎组学生的与父母关系自我概念、诚实——可信赖自我概念等方面显著高于被拒斥、被忽视、和普通组学生。(2)被拒斥学生遇到挫折时的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受欢迎、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组学生。  相似文献   
109.
王争艳  雷雳  刘红云 《心理科学》2004,27(5):1056-1059
该研究利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方法,对青少年的亲子沟通与其行为问题、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就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用多样本比较分析了普通学校初中生和工读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理论模型与数据吻合很好,家庭亲子沟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2)父子沟通与母子沟通对学生的同伴关系、行为问题和学业成绩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各观察变量中,父子沟通时间和母子沟通态度对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亲子沟通(父母)时间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影响。(3)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多样本比较表明,普通校与工读校的青少年在模型结构上存在差异。工读校的青少年,其母亲的沟通态度和选择的沟通场合对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其父亲对沟通场合的选择和母亲的沟通内容对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父亲沟通的内容与主动性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有影响。(4)普通校学生的同伴关系对行为问题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工读学校,同伴关系对行为问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0.
韦纳的人际归因模型在中国被试中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检验韦纳等的人际归因模型,以中国中学生为被试对这一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韦纳提出的人际归因模型具有一定的文化普适性,也适合中国被试,它为改善儿童的同伴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