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前提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代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心理健康研究因为缺乏前提性而没有呈现出应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因此对真正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心理健康本身进行前提性问题追问,是真实有效地揭示并解决人自身生活状态的出发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82.
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视觉—动作方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0岁到13岁男性ADHD儿童在镶嵌图形、眼手协调、视力追踪和数字划销等视觉—动作实验上的分数显著低于同一年龄段的男性正常儿童,显示ADHD儿童的视觉—动作能力比正常儿童差.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知觉方式的场独立性较弱,心理机能分化程度较低.ADHD儿童在长度估计实验上没有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113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了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良好的亲子依恋可较强地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分离-个体化,同时较强地负向预测消极分离-个体化;(2)亲子依恋除对同一性早闭状态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外,对其他三种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均以积极分离-个体化和消极分离-个体化为中介实现的。亲子依恋和分离-个体化两方面相结合形成了积极的亲子关系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84.
论作为"成己"的 Ereigni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重要术语 Ereignis 从其词源、语义和用法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提出海氏这一概念所表达的四重"共属一体"的关联,即存在和人、存在和时间、存在和思、存在和语言(道说)的四种"同一性"关联,认为这一关联应该译为"成己"或"成其己".本文还在引证中改译了一系列海氏著作中译本中的译文,表明以"成己"来译海氏这一术语可以贯通与之相关的几乎一切其他术语,从而结束目前海氏中译本中译名过杂而不清晰的现状.本文借此破解了海氏著作中一些令人百思不解的难懂之处,有助于凸现海氏一贯的思维进路.  相似文献   
85.
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是青少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综合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认知发展、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86.
陈源 《道德与文明》2024,(2):156-167
作为康德式建构主义理论的杰出代表,科斯嘉德和福斯特的理论进路存在差异,其核心区别在于二者对实践理性和建构主义程序以及二者的关系的不同解释。面对理论对手提出的游叙弗伦问题的挑战,科斯嘉德的反思—实践同一性模型在处理康德式建构主义所面临的游叙弗伦问题所引申出的三个子问题(客观性问题、道德殖民化问题和实践理性的规范性问题)方面存在困难,而福斯特采用话语伦理学的方法来重构实践理性概念却显示出相对优势。福斯特所主张的话语伦理学方法将人视为有血有肉的辩护性存在者,能够更有说服力地论证康德式建构主义。  相似文献   
87.
快感缺乏, 指体验愉快能力的降低, 它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其存在增加了罹患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的风险。然而, 精神分裂症中做情绪体验的快感缺乏研究由于方法学的问题常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从奖励系统入手, 最新的研究证据支持精神分裂症期待性愉快损伤, 而消费性愉快相对完好。在分裂型人格中似乎也存在类似的损伤模式。该文从精神分裂症谱系的角度, 探讨了从奖励系统考察快感缺乏的可能。  相似文献   
88.
潘玉芹  王东林  林文娟 《心理学报》2007,39(6):1041-1047
“抑郁症细胞因子假说”的提出为抑郁障碍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为了探讨脂多糖(lipopolyaccharide,LPS)诱导的免疫激活与抑郁性行为产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LPS400,LPS200,LPS50,LPS10,LPS0,分别于实验期第0天和第3天注入LPS400ug/kg,,200ug/kg,50ug/kg,10ug/kg和生理盐水。以糖精水偏爱,旷场行为和高架十字迷宫评定大鼠LPS注射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行为变化。结果显示一次LPS注射后2小时,LPS50,LPS200,LPS400组动物与生理盐水组动物相比较,其糖精水偏爱分数(p<0.01),旷场中的水平活动距离(p<0.01)和直立行为(p<0.01)以及高架十字迷宫中的闭合臂进入次数(p<0.01)和开放臂进入次数显著下降(p<0.01);重复注射后2小时LPS注射组动物的闭合臂进入次数显著降低(p<0.01);但LPS10组与生理盐水组动物在行为上没有差异,50ug/kg,200ug/kg和400ug/kg剂量的各组之间没有差异。LPS注射后24小时和48小时以及重复注射后大鼠的行为没有发现显著变化。提示LPS诱导的免疫激活对抑郁行为产生有一定的作用。免疫激活的细胞因子能够导致动物出现明显的抑郁性行为,但是这种行为缺乏长时程效应,因此LPS诱导的抑郁障碍的动物模型应用是非常有限的。免疫激活的前炎性细胞因子可能是导致抑郁障碍产生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89.
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我同一性作为西方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广泛地应用于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但由于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以及研究者理论框架的不同,使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缺乏明确统一的定义,从而影响了同一性概念的理论功能。本文分析了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奠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实证研究以及自我同一性概念发展的新趋向,透视了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上的含义。最后,提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范畴以及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90.
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初一到高二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状况。考察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一般自尊情感、特殊指向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是一般的自尊情感、特殊指向的自我意识,还是独立意识,都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深化和稳定。初一、初二的发展较平缓,初二到高一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高一、高二是趋于稳定的时期。2.学生的自我意识的指向逐渐由生理转向内在心理品质和社会交往,并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产生了更为高级的情感体验和对自我的接纳。3.一般的自尊情感与特殊指向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差异,学生特殊指向的自我意识易受情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