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通过对53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亲子依恋、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良好的亲子依恋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形成,使大学生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避免同一性扩散。除直接影响外,亲子依恋以因果取向中的自主取向和非个人取向为中介对同一性状态产生重要的间接影响,从而揭示了亲子依恋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挥影响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62.
采用父亲忽视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量表,对52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情绪调节为中介,研究父亲忽视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情感距离和认知重评对高中生同一性有较强的预测力,认知重评在情感距离与同一性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认知重评在父亲参与与同一性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人际适应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及《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对280名高师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生的同一性地位主要分布在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的中间地位(D-M地位)(2)人际适应量表总平均分为3.52,人际适应性总体上呈正向趋势;(3)大学生人际适应与自我同一性显著正相关。结论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越好,人际适应也就越好,同时人际适应能力的增强对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4.
当错误发生后,人们往往会放慢错误后反应的速度,以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对错误后反应的影响.为了探讨刺激属性是否也在错误后的反应中起作用,本研究从刺激同一性角度出发,探讨错误反应刺激与错误后刺激的同一性以及反应-刺激间隔时间(RSI)对错误后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错误后的刺激与错误反应的刺激一致时,可减小错误后反应时延长的程度,同时,RSI越大,PES越小.本研究得出结论,刺激同一性和RSI作为自下而上的刺激驱动在PES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65.
我国自古便有“通过强调时间流逝而珍惜当下”的教育与文化传统,对这一“时间认知影响时间行为”的作用机理,当前所知不多。采用问卷法对2232名低年级大学生调查,以考察同一性状态、生命时间流逝情绪、流逝注意与时间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同一性获得、延缓状态正向直接预测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时间价值感、监控观与效能感);早闭状态直接正向预测时间监控观、负向预测效能感;扩散状态直接负向预测时间价值感和监控观;(2)获得状态通过流逝情绪间接预测监控观和效能感;(3)延缓状态通过流逝情绪、流逝注意间接预测监控观、效能感,还能通过流逝注意间接预测价值感;(4)早闭状态通过流逝注意间接预测时间管理各维度,其中,流逝注意在“早闭—价值”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6.
安秋玲 《心理科学》2005,28(4):1001-1004
在对青少年同伴群体的研究过程中,发展心理学者借鉴了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同一性理论的有关内容,对同伴群体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发现,青少年在同伴群体交往过程中获得的群体同一性影响个体的行为,并进一步探究了有关影响青少年群体同一性的因素。本文对目前国外的青少年群体同一性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将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113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了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良好的亲子依恋可较强地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分离-个体化,同时较强地负向预测消极分离-个体化;(2)亲子依恋除对同一性早闭状态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外,对其他三种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均以积极分离-个体化和消极分离-个体化为中介实现的。亲子依恋和分离-个体化两方面相结合形成了积极的亲子关系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68.
论作为"成己"的 Ereigni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重要术语 Ereignis 从其词源、语义和用法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提出海氏这一概念所表达的四重"共属一体"的关联,即存在和人、存在和时间、存在和思、存在和语言(道说)的四种"同一性"关联,认为这一关联应该译为"成己"或"成其己".本文还在引证中改译了一系列海氏著作中译本中的译文,表明以"成己"来译海氏这一术语可以贯通与之相关的几乎一切其他术语,从而结束目前海氏中译本中译名过杂而不清晰的现状.本文借此破解了海氏著作中一些令人百思不解的难懂之处,有助于凸现海氏一贯的思维进路.  相似文献   
69.
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是青少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综合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认知发展、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70.
陈源 《道德与文明》2024,(2):156-167
作为康德式建构主义理论的杰出代表,科斯嘉德和福斯特的理论进路存在差异,其核心区别在于二者对实践理性和建构主义程序以及二者的关系的不同解释。面对理论对手提出的游叙弗伦问题的挑战,科斯嘉德的反思—实践同一性模型在处理康德式建构主义所面临的游叙弗伦问题所引申出的三个子问题(客观性问题、道德殖民化问题和实践理性的规范性问题)方面存在困难,而福斯特采用话语伦理学的方法来重构实践理性概念却显示出相对优势。福斯特所主张的话语伦理学方法将人视为有血有肉的辩护性存在者,能够更有说服力地论证康德式建构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