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李喜莲 《学海》2008,(2):172-174
我国人民法院的级别设置分为四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四级法院体制对我国民事审级制度形成冲击,在司法实践中产生种种弊端.对四级法院体制进行改革,有条件地对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合并分解,改中级人民法院为高级人民法院之分院,可能在审级制度的构成和运行中寻找公正和经济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62.
这是一部日本法学学者、精神病职业医生合作编篡的用于司法精神病与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专业性极强的书。  相似文献   
163.
李红  陈康 《现代哲学》2023,(4):94-100
理由主观主义者认为,实践理由依赖欲望;而理由客观主义者主张,实践理由取决于价值。近来,德里克·帕菲特用来反驳理由主观主义的极度痛苦论证引发不少讨论。这一论证旨在表明,理由主观主义蕴含了不合情理的后果,即人们没有理由想要避免极度痛苦。帕菲特相信,极度痛苦论证决定性地反驳了理由主观主义,从而有力支持了理由客观主义。本文表明,鉴于帕菲特把痛苦这类感觉的好坏归因于人们的享乐式好恶,即使极度痛苦论证成功地反驳了理由主观主义,它也并不由此支持他的理由客观主义。  相似文献   
164.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文明的重要标志,反映的是司法机关和当事人、社会公众之间的信用、信任关系,代表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本文在对司法公信力内涵研究基础上,从主体、客体两个维度对我国司法公信力不足的现象进行了总结,并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剖析了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伦理成因.  相似文献   
165.
马欣欣 《世界哲学》2017,(2):102-109
本文意在为索引词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辩护,即量化词词组在句法结构中存在隐藏变量。目前对该观点的批评有:(1)句法规则不足以解释量化词的域限制;(2)隐藏索引词与真正的索引词存在区别;(3)约束论证会导致隐藏索引词的膨胀。本文指出,隐藏索引词与指示词在索引性上具有相同的特征,而仅在句法地位上存在区别。看似与句法相矛盾的规则能够通过对概念的清晰化得到纯句法的解释。用隐藏的可变参数函数取代隐藏索引词,能够在约束关系增加时维护句法结构的稳定。因此,量化词的域限制能够应对现有的批评,仍被视为一条句法规则。  相似文献   
166.
恢复性司法模式是一种极具宗教色彩的全新司法理念,其自身所具有的宗教因素对其运行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较而言,这些宗教因素的系统性和优质性是我国现有宗教文化资源因素所不具备的,短期内恢复性司法模式这颗种子在中国很难找到可以生根发芽的宗教土壤,利用我国现有宗教文化资源为恢复性司法服务也是困难重重。因此,中国对恢复性司法模式的引入不宜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167.
法伦理学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伦理学研究的宗旨在于为中国的法制建设提供道德正当性的论证,涉及法伦理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宪法的伦理问题研究、民法的伦理问题研究、社会保障法的伦理问题研究、司法的伦理问题研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此项研究还必须为解决中国法治实践中的问题提供伦理学方面的咨询.  相似文献   
168.
历史分析我国陪审制度的基本功能,体现司法民主应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陪审制度的司法民主功能集中体现在司法的人民性、陪审员的代表性和司法的公开性.当前,制度设计过于注重陪审员的裁判职能,并以陪审员的知识化为完善进路,致使陪审制度仅剩司法民主的象征意义.基于人民意愿、人大作用、陪审员心态、法院目的、配套制度状况及陪审制现代化等要素的分析,理性要求实现陪审员职能的现代转型,在退出裁判领域的同时,强化陪审员在审判、执行、调解和信访领域的监督、调解与劝导职能.通过人民陪审宪法化、理顺人大与法院的关系、制定人民陪审工作法、改革一审合议庭组成等方式,确保在陪审员履职过程中充分实现司法民主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9.
知识的价值难题是近20来年英美哲学的核心论题。一般认为,知识的价值高于真信念的价值。而扎格泽博斯基则主张,一旦真信念在场,可靠主义所主张的可靠过程的价值就被"真"的价值所淹没,使得知识的价值不会超过真信念。为了应对这一"价值难题",普理查德将其范围从可靠主义扩大到任何将真信念视为知识构成要素的知识理论,由此提出了"淹没论证"。本文在该论证的基础上,通过重新区分知识价值、辨识认识价值的真一元论假设等,进一步探究破解"价值难题"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70.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人应选取最好的生活(或幸福),至于如何实现最好的生活,亚氏在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着重从德性阐释和理想政体的建构两个不同的方面给出解答。这两个不同方面的解答其实包含了同一种"好人"的两种景象。在伦理学中,"好人"是以理想的道德人身份出场的,但在政治学中,"好人"是以理想城邦的统治者(或立法者)身份出场的。尽管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给好人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可推知好人需要满足"知""情""意"和"品质"四个条件,或者以"明智"德性作为充分必要条件。伦理学中"好人"的景象,为在政治学中"好人"作为理想政体的立法者或政治家的出场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