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任翠 《道德与文明》2019,(1):104-110
现代传媒作为越来越复杂的物理装置,以无声的语言改变着人的精神世界。我们都把现代传媒看成造成心灵失序的渊薮,事实上,并不是物理的装置改变了人的心灵结构,而是在现代性语境下,人的德性世界自身出了问题。放逐人的心灵,企盼物理装置的救赎,那一定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唯一的出路在于使人以人的方式同他者进行情感交融、思想交流。用交融和交流为无所不能的现代传媒和"交换"祛魅。祛魅使人的德性世界裸化,返魅使人的德性世界丰富。只有拥有健全的道德人格才会使人们充分运用现代传媒进行广泛的、有深度的交往,而又不失去充分运用信、知、情、意四种力量助力自己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  相似文献   
272.

社会心理服务受到的广泛关注体现了现代生活中的心理需求。齐美尔的“现代性”哲学理论指出, 理智功能、客观文化取得优势地位、社会关系弱化是“现代性”心性结构的三个主要特征。心理健康服务接纳“感性”,关注个体的“完整性”和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现代人避免被技术、商品、劳动淹没,从而缓解现代社会生活引发的焦虑。同时,心理健康服务又必然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故其所展现出的“批判性”又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73.
274.
余乃忠 《哲学研究》2012,(11):84-88
<正>一、"天地一指"与"大写差异"德里达曾说:"今天在法国确实有学者引用非欧洲的系统中的东西,我自很久以来也是这样,即使我不懂中文。我一直着迷于最古老的中国传统,虽然我应该对她有更多的了解而未做到。"(德里达,2003年,第50页)那么,在"古老的中国传统"中,是什么东西拨动了德里达思想中后现代的琴弦?应该说是庄子思想的超越品格。后现代似乎偏重于异,而庄子则更强调同一。因为《庄子·齐物论》篇(下引《庄子》仅用篇  相似文献   
275.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is essentially the pursui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ity. This process has been the focu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It is embodied in the cultural and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s both during the period of Chi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especially the case during the Reform and Openness era. In the currently prevalent model of modernity,there are deep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a...  相似文献   
276.
在容忍中抵抗,是后期西田对待当时法西斯主义的基本态度。对"世界新秩序之原理"的探讨是西田哲学中现代性追求的重要表现。在这种原理中一方面要论证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合理性和日本精神的世界性,同时又力图从所谓"世界性的世界形成主义"这种全体主义中分辨出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乃至个性自由的意义。西田哲学以独特的辩证方式来弥缝其中的矛盾,正是一种苦闷的象征。  相似文献   
277.
阙保平 《中国宗教》2023,(10):56-57
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是目前中国五大宗教面临的共同任务。中国基督教中国化问题可能要比其他宗教更加艰巨而且复杂,因其固有的非传统性结构问题,以及传统性和非传统性思想问题导致的不稳定性问题。今天我要简单谈两个涉及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一个是中国基督教现代性问题,另一个是中国基督教由救赎基督教向道德基督教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278.
本文的目的是论述近来影响非洲哲学的某些主要演化。这些演化的标志是班图时代有关自由、解放、进步的理想的衰落。由此推断,非洲未来肯定会成为战略主导力量之一。从这种观点来看,哲学和社会科学要发挥重要的作用。有一种共识认为,哲学可以作为自由和解放的工具,是社会、文化和政治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随着全球化及其文化逻辑即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出现了新范式。比如,这种情况导致某些思想家以解释学、解释和语言替代基于现实的可理解性和改造现实的必然性的理论。这一方面说明了现代性的某些主要范畴如理性、历史、民族、国家、解放、进步等等丧失其合法性的原因;另一方面又说明了新的替代者如欲望、流动性、杂交性、多样性、民族性等术语得到肯定的原因。在本文中,作者努力去正视非洲哲学中这些新近趋向,以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早期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出现的趋向。  相似文献   
279.
传统问题研究目前引起了学界很多的关注,大概可区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对传统持较激进的批判态度,一种是秉持批判继承的立场[1],第三种是复兴传统的观点。随着对现代性越来越深入和自觉的  相似文献   
280.
张晓鹏 《孔子研究》2020,(3):101-109
儒家伦理与传统史学,首先表现为经与史的关系。历代政治的兴衰是传统史学书写的主要内容,儒家政治与伦理一体,使得史学成为儒家伦理的载体。"经世致用"的特点和"历史审判"的功用也是伦理史学的重要成因。史学的伦理化导致了传统史学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矛盾,二者相互交融。1959年之"替曹操翻案"运动,使历史评价的标准由"道德评价"转向"事功评价",是新中国成立后挑战儒家伦理的典型事例。这一运动导致了历史与伦理的决裂,对儒家伦理史学的解构带来重要影响。今天,应当重视"史学伦理"的研究,重建历史与伦理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