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柏拉图<理想国>卷十中的两个问题(对诗的第二次批评和用神话来做结尾)长久以来一直是研究者们聚讼纷纭的对象,由于不能正确理解这两个问题,人们往往认为卷十和全书、卷十自身都缺乏连贯一致性.本文意在推翻这种理解,通过分析<理想国>全书的问题结构及情节论证的发展线索,指明了卷十的位置及前述两个论题出现的必然性,最终有力地捍卫了<理想国>全书及卷十的整体性,并以卷十所涉及到的哲学与诗既冲突又合谐的双重关系为依托,揭示了卷十的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82.
李晶  张侃 《心理科学》2007,30(2):268-271
学习通过文字或图片方式显示的空间布局材料之后,采用空间定位任务.分别检验在不同朝向和相对位置的条件下,对想象空间方位判断的差异。结果表明,使用图片进行空间布局的学习,记忆后再各自以同样显示形式进行空间定位任务时,判断的速度比使用文字的反应时要快;同时,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形式呈现.在进行想象转向时.都会呈现朝向效应和相对位置效应。  相似文献   
183.
靶子的潜在位置数对辨别任务中返回抑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线索一靶子模式的返回抑制范式.考察了靶子在注视点周边可能出现的位置数与辨别任务中返回抑制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辨别任务中靶子的潜在位置数对返回抑制量有影响,随着位置数的增加,返回抑制量减小。该结论为返回抑制的注意性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4.
注视位置效应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眼跳往往定位于一个单词的特定位置。探讨影响读者注视位置的因素,是当前阅读过程中眼动控制的基本问题之一。文章对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中注视位置效应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1)阅读拼音文字时的注视位置效应,包括阅读有词间空格的拼音文字时的注视位置效应,特别是单词的词长、词间空格、词频和预测性对注视位置的影响以及该效应出现的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等,以及阅读泰语和日语时的注视位置效应;(2)阅读中文时的注视位置效应。最后,文章指出了未来中文阅读中注视位置效应研究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5.
采用Eye Link 2000眼动仪,选取60个歧义短语,要求大学生被试阅读包含有歧义短语的句子。句子的呈现设置了四种条件:正常无阴影、词间阴影、歧义阴影和字间阴影,以探讨词边界信息是否影响读者阅读歧义短语时的注视位置效应。结果发现:读者对歧义短语的首次注视位置在四种条件下基本一致;词边界信息影响读者对歧义短语的再注视概率。结果表明,词边界信息对歧义短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眼跳行动(即"where")的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186.
树的课堂     
我喜欢独自站在树下,手指摩挲着树干,读绿得发青或干涩开裂的树皮,读葱茏或稀疏的树冠,从而就走进了树的课堂。站错位置的树树身分成三个大杈,略粗的一枝平平向旁边延伸约半米而后直直向上,旁边两枝向上长了40厘米后,发生交错,又紧紧相依着向上,长势甚是奇特。  相似文献   
187.
以科学发明创造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学习-测试”两阶段实验范式,对发明创造问题解决中的原型位置效应进行探讨,结果发现:(1)原型位置主效应显著,后呈现原型成绩显著优于先呈现原型;(2)原型位置效应受创造性倾向影响,随创造性倾向的提高而显著降低;(3)原型位置效应不受启发量影响,但不同创造性个体受高低启发量影响;(4)发明创造问题解决得分与创造性倾向总分相关显著,二者在原型位置效应上表现相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8.
段海军  连灵 《心理科学》2012,35(1):76-81
物体识别的两大理论一直存在争议。以物体为中心理论认为不管物体出现在什么位置,识别均与空间位置无关,而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认为识别与空间位置有关。研究参照物体识别的“小几何体”思想自制实验材料,采用启动范式下的分类任务,通过操纵物体自身的结构信息和相对的结构信息,考察了三维物体识别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物体自身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离水平和物体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对物体识别的影响均呈层级式。支持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的整体表征观;(2)不分离水平和相同位置上,整体启动快于部分启动;全分离水平和远距离位置上,部分启动快于整体启动。支持以物体为中心理论的小几何体优先加工观。实现两大理论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厘清“What + Where”两通路联合表征的二级子层级。  相似文献   
189.
陈群林  丁珂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1):2507-2517
发散思维的序列位置效应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位时间内想法生成的数量逐渐降低,但想法的独创性逐渐升高的现象。联想理论和执行控制假说分别侧重对序列位置效应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加工过程进行解释。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在想法产生的整个阶段序列位置效应依赖于默认网络后部和突显网络的持续增强激活和协同合作;在想法产生的后期阶段,颞-顶区域alpha能量值以及执行控制网络与默认网络的协同模式增强。未来研究需要结合语义和神经动态分析等技术,对序列位置效应的特异性机制、动态加工机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为解构创新思维的动态过程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0.
在Healy等人(2008)的实验范式基础上,以中文姓名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位置特异性和项目呈现方式对即时情景记忆的影响。两个实验都要求被试对所呈现的20个姓名中的12个进行顺序重构。重构的12个位置分别为1-12、5-16、9-20三个水平,这三组位置同时包括绝对位置9-12。实验1采取视觉呈现,比较三个任务类型上重构正确率的差异。实验1的结果支持Healy的编码特异性理论,但是末尾呈现的项目仅有较小的重构优势。实验2采取听觉呈现,结果发现,在系列位置5-16上出现了较明显的近因效应,而在位置9-20上并无明显的近因效应。这表明位置特异性理论对顺序重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绝对位置的特异性而并非相对位置的特异性,系列位置效应出现在记忆的编码过程而不是提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