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正如果寺庙可以勉强比拟为商店,那么春节或许就是消费的"旺季"。北京雍和宫,正月初一即有7万余人前来烧香祈福,更有一位湖北信众,为抢得"头香",寒风中苦候庙外20小时,可谓是至心恳切。不过仔细回忆,年年此类报道皆似曾相识,并不令人特别惊诧。每年春节时,基本上都在不停地重演类似戏码,"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几乎都会在此刻齐涌寺庙道观,为求来年的运势燃香祈福。只不过每到此时,人潮汹涌的气势,多少还是让  相似文献   
152.
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导演的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美国经典影片。影片中有趣的情节、动人的音乐、优美的风光、乐观的生活态度,都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与向往。  相似文献   
153.
一、超现实表现手法带来的巨大张力 电影通过一个个图像的变化和传递,与观众进行沟通.图像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视觉接受的直观性和同步性.因此,视觉文本与生俱来的简单直观的优势对受众构成了巨大的诱惑,那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观看变得不可抗拒.  相似文献   
154.
宽窄都是路     
有一年,我获得了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奖,香港《东方日报》的总编希望我写一篇文章。写什么呢?我问。写崎岖的道路。那是什么?你的成功史。写你如何达到今日的成功之境。我不能写。因为我的人生中没有崎岖的道路,对我而言,  相似文献   
155.
杨予宁 《美与时代》2014,(9):100-10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于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这是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马克思文艺理论对文艺创作与文艺传播有着重要影响,以马克思主义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在形式及内容上都有所突破。数字媒体的广泛应用与发展极大的受到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影响,推动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6.
李澄涓读的是台北大学冷门专业,所属地理系,内容偏向地球科学,毕业后要么进气象局要么进个学校教地理。但她觉得这两个地方都不是她的安身所在。经过仔细分析,她最后选择了唯一一个不需要学历、资历的工作,那就是跑业务。李澄涓最初卖了3年办公机器,业绩曾名列全行业经销商前三名。后来她突然对汽车业感兴趣,转而卖了1年福特  相似文献   
157.
《天风》2013,(5):2+68
傅先伟长老会见台湾基督教教牧参访团本刊讯王冬昀供稿2013年4月22日下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会见了台湾蒲公英希望基金会董事长魏梯香牧师带领的台湾基督教教牧参访团一行。  相似文献   
158.
伍俊 《美与时代》2015,(1):37-40
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电影市场,常见的观点认为,由于外国影片占据八成以上,使国产影片遭受打压排挤,使其生存空间十分有限。然而,通过对30年代上海40余家影院经营情况的分析,发现虽然国产片在数量对比上呈现巨大劣势,但是在实际的上映时间上却毫不逊于大量引进的西片,而这正是彼时二三等普通影院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9.
正那年他只有17岁,父亲生意失败,他毅然接过压在父亲身上的负债。就在他拍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电影时,有一个镜头需要他和许多人打打杀杀,因为太过入戏,他不小心踢到了废钢,脚上顿时鲜血直流。导演望着疼得直冒冷汗、面色惨白的他立刻喊停,要送他去医院。可是他很明白:这一去医院,势必要换演员,自己的"星路"也许从此就断了。此时此刻,他仿佛看到了父亲为无力偿还债务而紧锁的眉头,便咬着牙对导演说:"我能坚持。"  相似文献   
160.
通常看来,悬疑电影带来的感性印象往往与惊悚恐怖片类似:阴云密布般的氛围、张皇失措的主人公、晃动的镜头、怪异的场景,甚至二者都含有峰回路转意味的结局.但是,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悬疑类电影毕竟又有其独特之处.“身份/认同”问题,便是这样一种独特的要素.在悬疑电影(尤其当下的悬疑电影)的设置中,迷雾重重的身份常常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身份/认同”问题在悬疑类电影中具体是如何展现的,该策略又指向何方?从拉康镜像理论角度切入,有助于探讨这种“身份/认同”问题的展现方式以及该策略所蕴藏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