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孔庙从祀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政教制度之一。这一制度起源于周代四学之释奠礼。孔庙从祀自东汉明帝发端,以七十二弟子从祀孔子,可谓传经与传道的合一阶段。魏晋南北朝,尊孔揖颜,以颜回配享,开始重视传道之儒。唐代孔庙从祀正式制度化,并确立“传经之儒”的主导地位。自北宋开始,“传经之儒”地位逐步动摇,传道之儒兴起,而至南宋理宗起,孔庙从祀逐渐以传道之儒为主。元代确立朱子之极高历史地位,科举考试亦以朱子理学思想为准绳,重视传道之儒。董仲舒于元代从祀孔庙,固然与时儒的鼎力推荐相关,而与朱子理学宰制有元学术支配权关系尤为密切。董仲舒于明洪武年间复祀孔庙,包括后来嘉靖改制,贬抑汉代传经之儒,而董仲舒未受影响,以及其位次于清代有进一步提升,皆与明清二代重视传道之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曲阜虽然有"孔子六艺城",然而其设计旨在发展观光旅游业,历史文化则居于其次,因此要真正传播孔子的六艺文化深刻内涵,培养术德兼修之君子,乃至于教导民众进入神圣空间应有之礼仪,仍须依靠孔庙之特殊文化空间。台北孔庙推出六艺体验区等再生计划,不但活化了原先古老刻板之形象,也使孔子变得更加可亲可近,提升了其在民众心目中之重要地位。曲阜孔庙如能善加利用该地与孔子之亲密关系,规划能发挥孔子六艺之教的体验区,将极有助于仁人君子之养成,朝着真正的"首善之区"迈进。  相似文献   
33.
她曾经是大红大紫的歌星,为了心上人一掷千金。但是被惯坏了的丈夫渐渐对她施以家庭暴力,不堪忍受虐待的她只好与丈夫离婚。那男人却搞出她的绯闻,把她的财产洗劫一空。为了女儿的前途,2009年3月,她带着仅有的8万元钱从台北来到厦门,开了一家"中华面馆"。一心一意想做好生意的她不断地被骚扰,  相似文献   
34.
趣话孔庙     
孔庙又称"文庙",是祭祀孔子的祠庙.据了解,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分布着2000多座孔庙,中国国内1600多座,而目前国内保存较好的孔庙只有300余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  相似文献   
35.
郑琢 《中国道教》2009,(3):60-60
为庆祝吕祖诞辰,弘扬吕祖精神及道教传统文化,台湾高雄县凤山镇南官与台北木栅指南宫联合举办吕祖1211寿诞暨吕祖文化季系列活动.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的道教文物展,于5月3日至10日在镇南宫展出.  相似文献   
36.
韩敬山 《法音》2020,(1):62-67
2019年7月,笔者来到位于台北士林外双溪流域的故宫博物院,在图书文献馆查询到一份清代中央政府军机处关涉六榕寺的密档折件,题为《奏报恩赐捐银兴学之六榕寺僧铁禅[1]匾额事(折片)》。这份奏折是时任头品顶戴兵部尚书衔署理两广总督岑春煊所呈,落款日期为“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八日”[2]。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报请馆方,最终同意将这份文献的原件扫描后免费供我学术研究及刊载使用。这份奏折亦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关涉广州六榕寺的唯一官方档案原件,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37.
“圣徒”与“圣贤”分别是基督教与儒教传统中的重要概念,尽管两者隶属于不同的宗教文化系统,但两者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有着颇多的契合之处.本文拟从成圣的准则、受封的对象及类型、祭拜的形态、与统治者之关系、20世纪“同”亦“不同”的历史命运等几个方面考察俄罗斯的东正教封圣制与我国的孔庙从祀制之异同,在二者显明的迥异之处,挖掘其相通之点,在二者相似的表象之下,探求其本质性的差异,以期凸显俄罗斯的东正教封圣制的变通性、生命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38.
孔庙孔像考     
《孔子研究》2011,(4):103-112
孔庙设像,初时为绘画形态。塑像出现后,其座向、服制又有争论和演变。宋人开始对像祭的合理性及设祭安排提出疑问,苏轼以“匍匐就食”为讥,程颐说“若多一茎须便是别人”。在解决方案上,朱熹主张仿古人设席模样塑像坐于地,明人则将祭品设于高案之上以对应高塑的孔像。在尝试破解祭或他人的难题时,明人最终走向了革命。明代毁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