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网络社会的主体性危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本身的进步,网络已开始遍及地球的各个角落。的确,网络在加速人对自然关系进程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网络在加快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2.
何亚 《天风》2008,(7):38-40
(一)预防婚姻危机的发生 有关婚姻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社会中婚姻解体、家庭破裂等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许多人对幸福美满的婚姻持怀疑态度.婚姻难道真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53.
中学生心理危机分类模型属于复杂数据模型,本文采用分类树算法探究家庭、校园、同伴和个体因素在中学生心理危机分类中的相对重要性差异,尤其是心理痛苦三因素对致死性危机的独特作用。结果显示:(1)中学生自杀危机和非致死性危机分类树的分类效果良好,自伤危机分类树的分类效果欠佳;(2)中学生自杀危机中,痛苦逃避最为重要,痛苦唤醒次之,之后为痛苦体验和学校满意度;(3)中学生自伤危机中,同伴问题行为最为重要,之后为父母陪伴和家庭监督;(4)中学生非致死性危机中,歧视知觉最为重要,之后为痛苦唤醒和同伴支持。提示中学生不同心理危机的促发机制存在差异,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在自杀分类模型中作用显著,但并非自伤危机和非致死性危机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54.
55.
医学目的,服务模式与医疗危机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当代西方学者称之为的“医疗危机”,是指当代医学及其服务的现实和未来走向与社会公众所期待的矛盾。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满足不了人民的健康需求,我们的卫生服务模式不符合第二次卫生革命面临的实际,以及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及技术主义的思潮,是造成这种危机的深层原因。将医学服务转移到谋求包括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基点上来,并相应地调整教育、科研的具体目标,是摆脱危机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56.
不动声色     
从气象上看,不动声色比张牙舞爪更具大气象。尽管,不动声色也会浮在面上,我宁愿相信,内里,它有气韵氤氲,有风骨流转。八百疏狂,敌不了一丝内敛。三千喧闹,大不过满怀岑寂。不动声色,是念佛人脸上的无限江山。不动声色,是历尽劫遇  相似文献   
57.
规避职业危机,发展成人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职业危机的困扰。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办法也多种多样。其中,是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技术水平,这不仅仅依靠普通高等教育,更要依靠职后成人教育。本文试图从学校、企业方面来论述发展成人教育,帮助人们克服职业危机的困扰。  相似文献   
58.
伴随着时代的流转变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诸多因素造成的传承危机,如何在新时代的社会文化条件中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转化与发展,迫切需要各方群策群力地思考与探索。在文化自信彰显的历史语境下,津门挂甲寺庆音法鼓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既"活"起来,又"传"下去。  相似文献   
59.
美国金融危机实质上也是一场道德危机.思想上重利轻义、重物轻人、耻感蜕变,制度上缺乏监督、少有惩戒等是导致这场危机的伦理文化根源.在后危机时代,整个社会只有对金融危机中透现出的道德危机进行深度反思,从制度和意识等多个层面予经济伦理文化以重建,才能最终引导经济走出困境重现繁荣.  相似文献   
60.
李世峥 《天风》2012,(4):12-13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出现过较长时间的断层。因此,复堂以来,各地教会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人才荒”,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羊多牧少”。于是,各地教会克服重重困难,相继恢复、创办神学院校或培训中心,开始大力培养教牧人才。据悉,当前全国已经有20余所全日制的神学院校,并且有难以计数的培训中心。从1981年第一所神学院复校,至今已超过30年。经过这么多年的神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