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0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404篇
  288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881.
《学海》2018,(5):31-43
反身性转向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涌现的一股炙手可热的学术思潮。反身性的多元内涵之间隐含着反思和自反的紧张。第一次反身性转向凸显的是现代性的暗面。但在米德等实用主义思想家的学术脉络之中,潜伏着反思引导和控制自反的维度。2000年前后,英国社会理论家阿切尔推动的反身性的再转向,接续和彰显了米德这一传统,让现代性的亮面得以光大。暗面和亮面的分化,折射出当代人类矛盾的生存境况:一方面风险社会并非耸人听闻,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每一个积极施动者。一般化他人社会理性和团体能动性的概念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为反思和自反相结合并让现代性的亮面照进现代性的暗面,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82.
"里仁"思想蕴含并显现了孔子对仁的源初领会。但是由于受到对象式、知性化思维方式的影响,"里仁"思想在现今往往被误解或忽略,因此就有重新揭示并澄明这一思想的必要。孔子是在一种实际发问所敞开的源发境域中对仁进行言说的。仁具有本己性,每一个"己"都拥有一个源发的人世境域,孔子强调仁只有在每个人最切身的情境中才能被领会与践行。仁又具有未既性,它并不是有任何既定规定的对象,当人履践于适宜之道时,仁便以其非现成的源初性被鲜活地拥有了。仁还具有时间性,要在特定的时机境域中敞开并在不断的实际践行里成就。上述仁的三重维度都在孔子的"里仁"思想中被收拢并开敞出来。领会孔子的"里仁"之思,与仁重新亲近,反复地践行仁并居于仁,可以为我们向精神家园之回归和朝中国梦憧憬之前行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883.
本文探讨了伪狄奥尼修斯(即德尼斯)对费耶阿本德的影响,认为后期费耶阿本德从德尼斯那里吸收了一种形而上学主张,意在支持认识多元论。本文介绍了两者共同的认识论关切,即对人类获得关于终极实在的知识的可能性的否认;随后,考察了德尼斯在《神圣名称》中关于上帝"不可言说性"的论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费耶阿本德如何把德尼斯关于神的不可言说性解释引入他自己的形而上学,以便为认识多元论提供新颖论证;同时,说明充分了解德尼斯的影响对我们理解费耶阿本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德尼斯对后期费耶阿本德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却被忽视了。  相似文献   
884.
妒忌是指意识到自己缺乏他人更优越的品质、成就或所有物而产生的自卑、敌意和怨恨等混合情绪,妒忌者渴望得到妒忌目标的优势或希望妒忌目标失去优势。作为一种指向他人财富的复杂情绪,善意妒忌和恶意妒忌会引发不同的行为结果,这主要取决于个体对他人财富的认知评估过程。妒忌通常由向上的社会比较而产生,社会事件应得性、主观公平感、核心自我评价等认知都会对妒忌产生影响。本文从社会比较判断、认知加工过程和神经生理功能等角度来分析妒忌的产生过程和认知机制。基于现有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妒忌情绪的发展特征、妒忌体验的测量方法和妒忌功能的分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85.
海德格尔等批评康德的心灵是非具身的。康德在《形而上学讲座》中明确坚持心灵与身体是结合起来的,尽管心灵在身体中没有确定位置,但在人类生命之中,心灵总是具身的。对1768年《对空间中的方位区分的最终根据的考察》的论证分析表明,心灵的具身性思想对康德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阿默克斯等的研究也表明,心灵的具身性思想对理解《纯粹理性批判》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886.
面孔吸引力是对个体容貌的审美评价。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面孔吸引力是配偶价值的线索。这一假设是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面孔吸引力研究的前提所在。本文就涉及这一核心假设的研究进行梳理,重点关注影响面孔吸引力的形态特征与配偶价值的关系。这些形态特征包括面孔的性别二态性特征,面孔的波动性不对称特征以及面孔的肥胖特征。  相似文献   
887.
李婕 《心理科学》2016,39(2):424-429
本研究从侵犯者角度出发,探讨受害者不同应对策略是否会影响侵犯者的再次侵犯。研究1采用囚徒困境范式,考察62名大学生应对策略和报复机会对再次侵犯的影响。研究2采用故事情境法,考察227名被试应对策略、年龄对悔改动机和再次侵犯的影响。结果发现,应对策略、年龄的主效应显著,二者交互作用显著,被试年龄越大对报复者侵犯的可能性越低。启示我国目前仍应以报应性司法模式为主,可在青少年群体尝试恢复性司法。。  相似文献   
888.
非参数认知诊断分类方法非常适合课堂评估,其诊断结果采用0-1形式而缺乏概率化表征,不能精细地区分被试属性掌握程度的差异或变化,还缺乏可用于评价真实测验分类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要刻画被试属性掌握程度的差异,首要的问题是要为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提供一种可以量化属性掌握概率的方法。针对此问题,基于二项分布和玻尔兹曼分布提出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下诊断结果的概率化表征方法,并用于构建分类准确性和分类一致性指标。模拟研究与实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概率化表征方法与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的分类结果高度一致;概率化表征方法与认知诊断模型所得的属性掌握概率十分接近;概率化表征方法所得的属性(模式)掌握概率可用于计算属性(模式)分类准确性和分类一致性指标,在实际测验情景下可作为信度和效度指标,评价诊断结果的重测一致率和判准率。  相似文献   
889.
黄思捷  孟迎芳 《心理科学》2021,44(6):1305-1312
注意促进效应指学习阶段采用目标探测性质的二级任务,不仅不会降低同时呈现的背景信息的编码加工,反而会促进其记忆。为进一步探究对背景信息的编码意识是否会影响该效应,本研究设置了有意与无意两种编码条件,并引入“记得/知道”判断进一步将再认区分为回想和熟悉性。结果表明,无意编码下也会产生ABE,但不同的编码条件下,目标探测所促进的背景信息的编码加工存在差异。有意编码条件下,目标探测促进的更多是对背景信息的精细加工,而无意编码条件下,目标探测促进的更多是对背景信息的知觉加工。  相似文献   
890.
在含糊性问题研究领域,多值语义解释和超赋值语义解释是两个经典的研究进路。相较多值语义中的经典三值解释和基于概率赋值的模糊逻辑解释,范启德(1975)给出的超赋值语义由于引入了基于可能世界语义的可精确化结构,具有更强的表达力,能够弥补三值和模糊逻辑处理的很多不足。距离超赋值语义发表40余年后,秋叶研(2017)给出了同样满足可精确化结构条件的一个布尔多值解释。由于超赋值语义一直被当作典型的内涵语义处理方式,而在含糊性问题研究领域,布尔多值方法却在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是模糊逻辑这个基于概率处理的典型的外延语义的复杂版本,内涵语义与外延语义的殊途同归,非常值得仔细思考和探究。本文将结合含糊性问题研究领域的多值语义解释和超赋值语义解释的演进过程,以内涵语义和外延语义的区分为切入点,最终指出,(当下主流定义下的)内涵语义与外延语义的界限是模糊的,而在原有界定基础上,对内涵语义增加“内涵语义要可以表达非线序的偏序结构”这一限制,能够进一步对内涵语义和外延语义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