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庄子》全书围绕啮缺有一条完整的问道故事链,学界鲜有关注。复原、再诠这一故事链,将清晰地看到:首先,对啮缺的最初定位应是一个教化观居于儒、道间的道家内部人士,而《庄子》借许由之口批评啮缺的内容有着深刻蕴意。其次,《庄子》借许由、啮缺所传递的对统治者教化职位的推却姿态有其深层意旨,即强调一种差异教化观,其核心理念是质疑以一统万的社会整合论,并要求警惕改造他者性的道德热情。再次,将《庄子》全书视为一个整体文本,可注意到《庄子》有着在无为与有为间的自觉调适,但原则是"必以无为者主之于先"。最后,以"尊重差异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为中介,可明确《庄子》差异教化观的指向:就个体而言,个体应自觉探求并尊重个体特殊性;就群己关系而言,要尊重他者性及多样性;在理论建设上,希冀社会整合论要以构建一个尊重个体权利、包容个体差异的共同体为方向,并持续修正不适宜的"礼"以不断剥离其"伪"的一面。  相似文献   
512.
513.
本文对多级计分认知诊断测验的DIF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模拟实验以及实证研究对四种常见的多级计分DIF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理论以及实践性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均能对多级计分认知诊断中的DIF进行有效的检验,且各方法的表现受模型的影响不大;相较于以总分为匹配变量,以KS为匹配变量时更利于DIF的检测;以KS为匹配变量的LDFA方法以及以KS为匹配变量的曼特尔检验方法在检测DIF题目时有着最高的检验力。  相似文献   
514.
中国学生的自我面孔识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朱滢  戚健俐  张剑 《心理学报》2004,36(4):442-447
已有研究表明大脑右半球具有自我面孔再认的优势。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观点,该研究使用面孔识别任务,以13名右利手的中国大学生为被试,测量被试对morphing面孔的左右手反应差异。给被试呈现第一张面孔向第二张面孔的morphing过程,当被试看到morphing的面孔更像第二张面孔时报告停止。研究有两个morphing过程:一个为由自我面孔向名人面孔morphing,另一个为好朋友面孔(熟悉的)向名人面孔morphing。结果表明当用左手反应时,被试倾向于把morphing的面孔识别为自己,研究中自我面孔再认的左手优势与已有的发现一致。另外,研究还发现在一定trials条件下,熟悉面孔再认也具有左手优势,这一结果与西方被试的结果不一致,但东西方被试对熟悉面孔再认的差异与独立型自我和互倚型自我的观点一致。该文认为神经心理学有关自我的研究可能需要考虑文化和情境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15.
本研究以一个完整家庭(包括父亲、母亲、子女)为单位,基于施瓦茨的价值观理论,对上海及其周边中小城市、农村的107个14-17周岁的在校中学生家庭进行了价值观调查。在考察子女与其父母价值观差异的同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当代中学生与父母价值观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父母双方与子女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母亲与子女的价值观差异更大;但子女与父母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维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16.
青少年和母亲知觉的差异及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从辽宁辽阳市选取605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高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及其母亲为被试,探讨青少年与其母亲对父母冲突知觉的差异,以及这种知觉差异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要求青少年和其母亲分别报告父母过去一年中在10个方面的冲突频率,同时要求青少年报告自己在过去一年中20种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知觉明显比母亲消极,但是到了高中.两者知觉的差异不再明显;青少年与母亲在指向父母自身冲突方面的知觉差异大于指向孩子的父母冲突方面两者的知觉差异;青少年知觉到的父母冲突多于母亲知觉到的父母冲突的人数比例高于青少年知觉到的父母冲突少于母亲知觉到的父母冲突的人数比例;青少年与母亲对父母冲突知觉的差异会增加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17.
张志杰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4,27(2):315-317
以5s、13s和26s为目标时距,采用产生法和复制法,探讨了预期式条件下时距估计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在单任务作业中。年老被试和年轻被试两个年龄组之间估计时距的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但年老被试比年轻被试的估计时距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单一的内部时钟频率变化的假设并不能对单任务条件下时距估计的年龄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时距估计的年龄差异可能是内部时钟频率变化和认知过程变化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18.
高立群 《心理科学》2004,27(1):117-119
本文利用词汇再认作业,对构成把字句空间位移图式的认知表征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对把字句中受事起点的再认反应时要长于非把字句,这表明读者在把字句空间位移图式在读者的认知过程中具有心理现实性,支持了空间位移图式理论对把字句句法语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519.
聋童和正常儿童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上的发展差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周颖  孙里宁 《心理科学》2004,27(1):114-116
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计算机化的加工分离程序(PDP).旨在探讨聋童和正常儿童是否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上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结果显示:(1)人群和年龄对内隐记忆没有显著影响,而外显记忆存在显著的人群差异和年龄差异;(2)外显记忆的人群和年龄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聋童随年龄增长,其外显记忆存在显著的发展,而正常儿童的外显记忆有略微的下降。本研究结果支持意识和无意识的权衡理论.并为聋童教育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20.
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亲缘 (熟人 )信任所构成的道德范畴 ,强调的是伦理性 ;而西方法律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之上 ,它强调的是规范和监督 ,体现了平等、自由与正当权利的法治精神。当代中国社会相对传统社会而言在社会结构、伦理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诚信危机现象 ,既有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失灵问题 ,又有法律诚信的缺失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 ,实现传统伦理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