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8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命题逻辑的一般弱框架择类语义是相干邻域语义的变形,其特点是:采用择类运算来刻画逻辑常项;语义运算与逻辑联结词之间有清晰的对应关系,可以从整体上处理一类逻辑,具有普适性。本文将这种语义用于一类B、C、K、W命题逻辑,包括相干逻辑R及其线性片段、直觉主义逻辑及其BCK片段等,并借助典范框架和典范赋值,证明了这些逻辑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相似文献   
202.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卡尔纳普发展了归纳逻辑,他把概率看作一种证据对假设对"确证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罗门诺夫用通用归纳方法进行预测。为了增强归纳逻辑的归纳预测能力以及扩展所罗门诺夫通用归纳方法的表达力,本文整合二者。本文首先将所罗门诺夫先验概率的思想引入归纳逻辑中,在这个框架下,证明一阶逻辑版本的所罗门诺夫完全性定理,然后比较二者的优略。在卡尔纳普的归纳逻辑中,不管正面证据有多少,对像"所有乌鸦都是黑的"这种全称句的支持度最终都为零,而在用所罗门诺夫先验改造的归纳逻辑中,可以证明,在任何可计算的世界中,"所有乌鸦都是黑的"可以得到确证,只要在那些世界上真的所有乌鸦都是黑的。在所罗门诺夫的模型中,要证明完全性定理需要记录所有的过去信息,在修改后的归纳逻辑中,我们可以只关注某种具体的模式而忽略其它无关信息并证明类似的收敛定理。我们甚至可以不用记录所有的相关信息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建立合理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3.
辛鸣 《哲学动态》2023,(1):5-12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基本逻辑和基本方法,具有历史事实、理论逻辑、思想方法三重维度。作为历史进程,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再到毛泽东、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到列宁主义的产生,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守正创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作为发展逻辑,守正创新体现为马克思主义者既坚持客观历史规律之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正,维护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确定性,又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新理念、新概括、新思想,让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态焕发出蓬勃生命力和旺盛创造力。作为思想精髓,守正创新既塑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形态,又奠定了这一理论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两个结合”,特别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实现了深刻变革,让马克思主义真正“化”为中国本土思想,在回答时代重大问题中引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4.
吴畏 《哲学动态》2023,(3):117-126+129
作为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基本内核的算法显现出独特的内在演进逻辑。对这种逻辑的分析和阐明不仅有助于澄清算法的认识论本质,而且有必要和可能建构某种算法认识论来深入思考它的发展和变革。基于不同理论框架对算法所作的一些定义、解释和反思已经提出了关于算法的三个重要认识论问题。第一,算法无论是作为结构化编程还是一种社会-技术系统,为何都存在着认识不透明性。第二,AlphaFold的出现是否表明算法完全可以成为一种科学发现新逻辑。第三,算法的形式化推理能否超越像常识这样的非形式逻辑而变得更加“智能”。从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中可以得出算法认识论的三个基本论题:局部认识透明性、算法发现逻辑和常识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205.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以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为根本要求,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者和践行者。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中国共产党则是领导我国人的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主义人学所主张的为人类求解放,百年党史中贯穿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遵循“一元多线”发展观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新时代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06.
道德转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视阈中蕴含着前提逻辑:利益关系分化撬动了道德标准的普遍性根基,集权秩序瓦解增强了道德生活的自由化张力,在新旧道德秩序更替的未完成状态中,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为疏解现代性道德矛盾提供了可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中道德转型历经阶级革命伦理—国家建设伦理—改革开放伦理—民族复兴伦理等主题,逐渐从唤醒主体自知的道德觉悟,到建构集体共享的道德制度,再到维护兼容多样的道德秩序,及至塑造和谐向善的道德格局。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道德转型,通过把握善恶世界的经验规律来引领道德实践:就道德秩序优化的内在结构而言,注重国家伦理与公民德性相融合、普遍规范与自由意识相联结;就道德环境治理的领域关联而言,强调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辩证结合、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207.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宗教治理是我国互联网空间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在数字文明建设进程中,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强互联网宗教治理,化解或降低互联网宗教风险,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这是时代之问,对之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笔者拟围绕着数字化时代的“信息茧房”风险与互联网宗教治理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空间治理理论,从国家治理逻辑、依法治理逻辑、综合治理逻辑、技术治理逻辑和网络空间行为主体治理逻辑五个维度,提出建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治理的实践体系,高效精准治理互联网宗教,可以有效将“数字风险”转化“数字机遇”,防范化解互联网宗教领域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208.
借助中西方造园方法、造园理论的对比,文章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视觉元素进行分析,结合图片形式,探究现代西方艺术设计理论中的视觉元素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典籍中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9.
贾青 《哲学研究》2022,(6):107-116+127
活动类连续行动的特点是其通过重复履行最小的行动单元而构成。例如约翰跑步、丽丽游泳等行动都属于活动类连续行动。本文中我们将利用STIT逻辑给出活动类连续行动的逻辑刻画。在简要说明活动类连续行动的特点以及STIT逻辑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给出刻画活动类连续行动的STIT逻辑并证明该系统的一些重要元定理。  相似文献   
210.
《学海》2022,(1)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重要目标。时空伸延与时空压缩,是四化在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呈现的不同逻辑与特征。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四化同步发展,遵循统筹兼顾与集成创新的时代逻辑,主要改革进路为深化产业创新集成改革以优化区域经济格局,深化城乡融合集成改革以优化工农城乡格局,深化资源要素集成改革以优化市场配置格局,深化平台示范集成改革以优化战略支撑格局,形塑纵深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