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正>最近,由"纯粹哲学丛书"推出、王齐著《生命与信仰——克尔凯郭尔假名写作时期基督教哲学思想研究》一书出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相似文献   
62.
宗时 《佛教文化》1995,(4):33-33
日前,去京东南之潘家园旧货工艺品星期天市场小游,得手录“佛场对联”一册。当时仅信手一翻,即付十元购回。返寓细检,才知内容甚为繁杂,仙言道话、佛话人论、乃至生意经、生活事,杂集一册。然手抄之物,稀见流通,即其内容,亦多为著者偶记,故常有出人意外之处,闲作搜集披阅,可称一时之乐。此集中涉佛之联语,虽词拙文白,尚大体不失民国时人之风,且颇有三五联为可观者!一并摘录于此,供诸位有情哂赏:  相似文献   
63.
这是伊玛目宰德·沙克尔在2014年北美"复兴伊斯兰精神"大会闭幕式上给所有穆斯林的呼吁书节选。  相似文献   
64.
马志方 《美与时代》2016,(10):126-127
古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是前人遗赠我们的宝贵财富,其载体多为十分脆弱的材质,如纸、绢等,在保存、展览、观赏等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损坏。唐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图画岁月既久,耗散将尽,名人艺士不复更生,可不惜哉!夫人不善宝玩者,动见劳辱,卷舒失所者,操揉便损。  相似文献   
65.
佛教是促进人类文明互鉴和增进人民友好感情的重要渠道和主要纽带。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中外佛教高僧大德秉持普度众生的悲愿,怀着为法忘躯的精神,用勇气、智慧和坚韧,劈波斩浪、筚路蓝缕,沿着联通世界的古丝绸之路,共同打开友好交往的大门,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6.
此在与真理 在克尔凯郭尔的所有概念中,生存概念是当前最有作用的。克尔凯郭尔追问真理的最令人信服的地方看起来就在于,这一追问无需独断的正题,也无需思辨的反题,而是  相似文献   
67.
道元禅师为日本曹洞宗创始人。曾入宋就学于天童寺如净禅师,其法以“只管坐禅”为特色,《永平元和尚颂古》为其一部重要著作。以“身心脱落,脱落身心”为中心,表达了道元的禅宗史观及禅学思想。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 1 7世纪中日思想家王夫之和伊藤仁斋的著作《读四书大全说》、《论孟古义》作了比较 ,认为 1 7世纪中叶 ,王夫之和伊藤仁斋诠释《论语》、《孟子》在批判程朱、复归孔孟的同时 ,所提出的“实学化”、“人情化”、“合理化”的人生主张有相通之处 ,符合时代潮流。二者在解决相近的课题方面仍有较大的差异。王夫之重视历史文化传统 ,具有深沉的文化信念 ,试图在全面总结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中国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而伊藤则简明直截 ,不作高深玄远的哲学论证。  相似文献   
69.
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陕西园林产生早,时间长,积累的经验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因此引起过学界多方面的关注。本文以皇家园林为切入点,分析总结其中的美学倾向。同时结合陕西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这种带有源头性美学精神,不仅成为了后来传统园林建设的基本依据,对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广泛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活力,足以为提升现代建筑环境的民族文化品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0.
《周易参同契》全书均为韵语。古无韵书,《三百篇》即为韵书。孔子传《易》,亦不能改方音。所以,通过用韵来判断《周易参同契》作者的籍贯,是十分可靠的方法。为此,我们为传世本《周易参同契》作了厘定韵例、编制韵谱的工作,并从中分析出这部书用韵的特点。再根据已有的秦汉方音研究成果参校比勘,说明《周易参同契》一书具有十分明显的齐鲁方音的特点,进一步证明它应该是齐鲁作者所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