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5篇
  44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朱熹首倡并躬行的“以《诗》言《诗》”说是对《诗序》“以史证《诗》”以及后儒“以《序》解《诗》” 的否定与批判,同时又体现了对《诗经》文学本质与诗歌创作规律的深刻认识。贯彻“以《诗》言《诗》”的原则,实现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变革,是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赋予宋代学者的重大使命;而文学名家与经学大师的一身兼任,历代文学与历代经学的双轨集成,是朱熹实现《诗经》学变革的主体条件与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42.
文首先通过访谈和实地考察,区分出两类我国国企变革过程中典型的下岗裁员策略:预见性策略和反应性策略;然后通过问卷法比较两种策略对留岗员工心理的不同影响;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预见性下岗裁员策略是当前我国国企变革过程中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43.
人类社会如何从渔猎时代进入到农业时代,一直是人类学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难题,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通过分析神农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农业时代时所采取的“神而化之”措施,力图证明:社会的转型无疑是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开始,它必将引发社会信仰的创新,二者相结合,则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44.
孙肖远 《学海》2003,3(3):5-9
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根据我国现处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走向富民之路与通往社会公平之路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平等致富、公正致富和事后补偿三原则从起点到终点贯穿于实施富民战略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全过程。本文阐述了实施富民战略的政治意蕴 ,并结合现实提出了有利于实现富民战略目标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5.
绩效考核满意度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一直是组织行为领域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采用《绩效考核满意度量表》、《在职行为量表》等研究工具,抽取419名在职员工,考察绩效考核满意度与工作退缩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公平感、道德型领导在其二者关系上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绩效考核满意度与工作退缩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2)道德型领导调节绩效考核满意度和组织公平感之间的关系。(3)道德型领导调节绩效考核满意度和工作退缩行为之间的关系。(4)道德型领导和绩效考核满意度的交互作用通过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影响工作退缩行为。  相似文献   
46.
为医学"会诊”-当代医学的主要缺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方兴未艾,由于技术主义抬头,认识局限与医学发展水平的制约。出现某些缺憾性倾向。主要有:破足的医学、分裂的医学。被动的医学、治标的医学、人性淡漠的医学、不公正的医学等。在对上述进行分析与评论的基础上,对医疗服务变革真挚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47.
在汉代,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均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儒家道德思想从此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流。汉代的法律变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道德的法律化,二是法律的自然化。前者是针对法家“不道仁义”即排斥儒家道德的立法思想和汉代的“非礼之法”──《汉律》而进行的一场变革,通过“引经决狱”和据经义编撰判例法典(如《春秋决事比》)以及通过“据经解律”而编撰法律解释著作(如郑玄章句)等方式把儒家道德精神引入司法和立法领域,从而改变了汉代法律文化的风貌。后者是针对法家否定法律生活的自然根据的思想和制度而进行的一场变革,汉儒借鉴了“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为汉代的法律生活赋予了神秘的自然根据,并由此开启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自然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48.
构建生态伦理道德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属于地球。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 ,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当代人应确立“代际公平”、“代内公平”以及“人地公平”的现代生态伦理意识。不论是合理消费、控制人口、维护和平、适度发展 ,还是资源保护、科教兴国 ,都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 ,应该成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新规范。  相似文献   
49.
论弱势群体的道德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因为贫困的物质利益状况与不平等的物质利益关系而陷入于生存危机之中。生存危机造成道德主体危机,表现为道德能力贫困和主体被边缘化。生存危机导致生存与道德冲突,产生非道德化生存;建构基于生存平等的社会底线公平是建构弱势群体道德底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0.
公平与爱心     
孟艳玲 《天风》2004,(2):24-25
上帝对我们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的遵守与控制方面。耶稣来了,给我们带来了更超越的爱的律法与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