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卫东 《心理科学》2001,24(5):566-568
在已有研究证据和理论框架基础上,本文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PWB)的理论构念及其多指标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从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摆脱、愿望与实际所得的符合程度以及自尊感四个核心领域对PWB进行综合评价的模型与社区老年人(N=220)测评数据的拟合度良好。研究结果也表明,根据该模型而建立的量表具有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对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评价,并可用于老年心理疾患的筛查。  相似文献   
212.
对消费者触摸渴望形成机制的探讨, 有利于线上和线下企业制定如何补偿和满足消费者触摸渴望的营销战略。迄今, 关于消费者触摸渴望形成机制的探讨主要从信息加工视角、动机视角、决策视角以及先天观视角着手。但这些视角均不能解释为何同一消费者在不同认知体验下在触摸行为反应上的差异。本文提出个人控制受威胁感这一认知体验是消费者触摸渴望形成的前因变量。具体而言, 本文发现, 个人控制受威胁感这一负性认知体验会导致消费者触摸渴望的增加, 内在机制是为了满足对环境的控制需求(实验1, 2)。本文进一步发现, 当强化消费者的自我价值后, 他们对环境的控制需求下降了, 因此消费者的触摸渴望将不再受个人控制受威胁感的影响(实验3)。最后, 本文还发现, 强化自我价值对个人控制受威胁感与消费者触摸渴望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仅在高自尊者(vs.低自尊者)身上出现(实验4)。论文结尾讨论了本文所关注的个人控制受威胁感这一认知体验视角对已有触觉研究、已有个人控制感研究等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13.
近年来国内的欺负研究均是直接采用西方“bullying”的内涵界定、理论假说以及测评工具。本研究采用访谈法,立足本土文化探究欺负现象的本质内涵,为测评工具的研发和问题干预提供现实依据。来自54名欺负者、受欺负者、一般者的访谈结果发现:(1)欺负是一种强者有意伤害弱者,且会给弱者带来伤害的攻击行为,其界定性特征是故意伤害性、受伤害性和关系双方间的力量不均衡性。(2) 重复发生性、难以反抗性和道德评判性均是欺负的伴生性特征。(3)欺负现象中蕴含两种关系特征:因果性伤害关系和强弱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214.
《天风》2011,(9):38-38
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教会硬件的中国教堂建筑越来越宏伟壮丽,而作为软件的传道人以及作为培养未来传道人的神学院的学生状况如何呢?本期我们约请三位神学院的老师,一同与我们分享他们对神学生校园生活的解读。  相似文献   
215.
网络欺负已成为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共情是一种亲社会性的人格特质,它也可以有效地预测网络欺负。共情通过影响不同的网络欺负角色——网络欺负者、网络受欺负者和网络旁观者,影响着欺负的发展方向和范围,其中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发挥不同的作用。目前,关于共情影响不同网络欺负角色行为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和缺陷。未来研究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加强理论建构,进一步为网络欺负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16.
由于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的禁锢,由于社会宣传的欠缺、法律法规的滞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角膜移植术遭遇群众的角膜移植意识水平低下带来的角膜缺乏的尴尬。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各样措施促使群众不断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角膜捐献。  相似文献   
217.
2006年11月13至15日,山西省晋中教区在主教府隆重举行了第一届教区会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教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教区总堂神父、教区各县市堂区主任司铎、各堂口会长、还有修士、修女、教友代表,共计83人。围绕教区管理、教区牧灵福传、教区经济状况、修女院工作。参会人员经过大会发言,小组讨论,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肯定成绩,寻找差距,献计献策,审议并通过了教区的各项报告和决议。  相似文献   
218.
误导信息干扰引发的错误记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秀艳  李荆广 《心理科学》2007,30(4):814-819
本研究借鉴GSS的测验程序,以学习材料视觉呈现、团体实验的形式,在人工条件下模拟了目击者记忆过程.通过操纵材料呈现时间(20秒、40秒)与测验次数(初测、重测)两个变量,考察了该情境下错误记忆的内在机制及其动态变化特点。并进一步研究该情境下受暗示性与社会期望、自尊、心理控制源以及视觉想象生动性的关系。实验发现,40秒比20秒条件下,真实记忆效果更好,错误记忆效果更少;重测比初测时错误记忆更多。可见,真实记忆量的差异是影响错误记忆的主要因素:错误记忆较为顽固,产生后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还发现,受暗示性的各种指标(yiddl、yidd2、yidd3和shift)与社会期望、自尊、心理控制源、视觉想象生动性等因素均无显著相关.与桔试的自由回忆成绩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19.
现在经常人看到许多有关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这些报道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大中学生已成为中国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等。而事实上,大中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与一般人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20.
对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讲,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对自己对新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新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其学业,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适应问题。因此,本文拟就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进行探讨,试图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