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韶关市中学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百祥 《心理科学》2002,25(6):748-750
1 问题提出学习困难 (LearnDisabilities,又称学习障碍 )问题是全世界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也是一个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教育家SamuelKirk提出学习困难的概念后 ,便开始了对学习困难真正原因的探索 ;西方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探索 ,先后出现了四种理论试图去解释学习困难的原因 ,尽管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学习困难的原因 ,但缺乏可操作性 ;进入八十年代后 ,由于受认知心理学影响 ,开始对学习困难者认知过程、认知特征及非认知心理发展的研究 ,使帮助学生克…  相似文献   
162.
中小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世平  乐国安 《心理科学》2002,25(3):355-356
对学校中的欺负行为研究始于70年代D.Olweus在瑞典和挪威的研究。所谓欺负行为是一种故意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行为,它是侵犯行为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受伤害的对象不具备有效的反击、报复的手段和条件。欺负可以以踢打、抢夺钱物等形式出现,也可以以散布伤害性言语或社会排斥等形式出现。Rivers & Smith(1994)把欺负行为分为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两大类,其中直接欺负主要包括直接的身体欺负和直接的言语欺负等。间接的欺负主要是指通过某种中介手段来达到伤害对方的目的,如通过社会排斥、散布谣言和诽谤等。  相似文献   
163.
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欺负(bullyin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它与一般的攻击性行为的区别在于行为双方力量的非均衡性.即欺负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或处于劣势的一方进行的攻击。欺负通常还具有重复发生的特点.欺负者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重复对某个或某些个体实施欺负。欺负对行为双方.尤其是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学校欺负在各种文化中都具有很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4.
为探究受欺负对于个体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及反刍这一认知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与性别差异,采用受欺负问卷、儿童应对方式问卷中的悲伤反刍分量表、愤怒反刍问卷、儿童抑郁量表对2582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男生1328人,女生1254人;平均年龄13.95岁,SD=0.6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受欺负与悲伤反刍、愤怒反刍、抑郁情绪均呈显著正相关;(2)受欺负、悲伤反刍、愤怒反刍均可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抑郁情绪,且悲伤反刍和愤怒反刍在受欺负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该模型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悲伤反刍对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显著大于男生。研究从悲伤反刍和愤怒反刍的角度揭示了受欺负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作用机制,为从认知水平上干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5.
基于进化领域的生命史理论,采用两种实验启动的途径探讨性别比、童年经济状况和女性长短期择偶偏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女性在长期择偶中更为重视男性的“好爸爸”和“好资源”,在短期择偶中更为重视男性的“好基因”;性别比在女性长期择偶的“好爸爸”偏好上具有显著主效应,在“女多男少”情境下女性对“好爸爸”的偏好水平会较“男多女少”时明显提高;性别比和童年经济状况在女性长期择偶“好爸爸”偏好上的交互效应显著:童年贫穷女性在“女多”情境下会明显提高对长期择偶“好爸爸”的偏好水平,童年富裕女性在性别失衡情境下对长期“好爸爸”的偏好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6.
王申连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21,44(6):1383-1389
威廉·斯特恩是被历史遮蔽的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创建者,对儿童人格发展理论作出了原创性卓越贡献。他以批判人格主义为哲学基础提出了人文科学取向的儿童人格发展观,主要表现在整体论、过程论和情境论三个维面。他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多元统一的整合性发展,是主动、动力、辩证、独特和开放的过程性发展,是内在于生活世界的情境性发展。他的观点为奥尔波特和勒温、维果茨基、皮亚杰、彪勒及里格尔等人的儿童发展理论提供了直接或间接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67.
王雷 《天风》2018,(1):18-19
我们要切实关注教会健康成长,本着爱的精神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思想觉悟和灵德素质今天人们常常用'吃饼得饱'一词来形容那些信仰根基肤浅、贪图今世利益和肉体享受的基督徒。一、如何看待信徒'吃饼得饱'现象(一)就初信者而言,'吃饼得饱'现象难以避免很多基督徒在信主之初都曾是吃饼得饱者,不过,随着信主时间的增长和信仰经历的增加,有一部分人的信仰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8.
宗言 《天风》2018,(7):4-5
今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充分介绍中国尊重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新情况、新进展和新成效。1997年,中国首次对外发布宗教信仰状况白皮书,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引起广泛关注。20多年来,中国宗教信仰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版白皮书给出了最权威、最深入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9.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44063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个性素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个性素质总体状况良好。在内外倾维度上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外倾程度较弱,至初二逐渐外倾,初三达到最外倾,高一至大学逐渐变得外倾程度较弱;在意志、责任、耐挫折、独立维度上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得分较高,从初中呈下降趋势,高中前半阶段继续下降,高中后半阶段到大学又逐渐回升;在冒险、乐观悲观维度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得分较高,从初中到高中直至大学阶段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70.
采用问卷法和追踪研究设计,对北京市294名初一学生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追踪测查,来考察初中生学生投入的发展特点,以及同伴欺负与学生投入发展变化的关系。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从初一(T1)到初三(T3),学生的行为投入呈下降趋势(主要集中在参与学校活动的投入度上),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呈上升趋势;(2)在控制性别和父母学历后,初中生受言语欺负会负向预测T1时的行为和情感投入;受关系欺负会负向预测T1时的行为、情感及认知投入;受身体欺负会负向预测行为投入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