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本文从新约的历史逻辑审视汉语神学,指出新约的历史逻辑研究,虽然和圣经神学在研究内容上(信仰观方面)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但它在研究形式上由于还致力于新约的语言观、时间观、正义观的阐明,所以,它远远超出了一般以讨论圣经文本的信仰教义为使命的圣经神学,应当属于人文-社会学的新约学范畴.其人文性表现在新约文本的语言观、时间观的阐释中;其社会学的特征体现在新约文本的正义观的论说中.在研究方法上,新约的历史逻辑在根本上区别于圣经神学.汉语神学的描述性的定义为:以圣经基督论为启示的中心、以汉语为母语的基督徒的信仰为经验的根据、以汉语思想文化传统为阐释的背景、以历代教会及其神学思想(希腊化、拉丁化、欧美)的学典为言说的参照、以汉语学者的基督经验的宗教学研究为基础的神学.其次,从新约的历史逻辑审视圣经神学,其结果至少应当包括关于耶稣基督事件本身的言说、关于耶稣基督事件的人言的言说(初期教会如何看待耶稣基督事件留下的人言)、关于耶稣基督事件的历史事实的清理.如何具体地把这三者揭示出来,构成新约的历史逻辑为方法论的汉语圣经神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242.
本文认为,基督宗教凸显的是信仰和对教会的奉献;道教内丹则更多的关注人的生命内在体验层面.基督宗教灵修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基础的宗教性修炼,以上帝为中心,灵修的目的旨在建立人与天主的关系,是以"爱"为纽带以团体的方式修行,其修行方式外在、被动,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地位.这跟道教内丹以人为中心的性命双修以及"我命在我不在天" 的主动修炼有很大差异.对命功的忽视使得基督宗教的灵修在理论上难以提升,在实践上可操作性不高.但事实上,在基督宗教那里,在人与上帝的共融中,很多类似道教内丹修炼的命功体验,可能自觉或不自觉的已经发生了.  相似文献   
243.
涵义语义与关于概称句推理的词项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称句推理具有以词项为单位的特征并且词项的涵义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有的处理用A一表达式表达涵义,不够简洁和自然。亚里斯多德三段论是一种词项逻辑,但它是外延的和单调的。这两方面的情况使得有必要考虑新的词项逻辑。涵义语义的基本观点是:语词首先表达的是涵义,通过涵义的作用,语词有了指称,表达概念。概称句三段论是更为常用的推理,有两个基本形式GAG和Gaa。在涵义语义的基础上建立的系统GAG和Gaa是关于这两种推理的公理系统。  相似文献   
244.
戴劲 《世界哲学》2008,(1):39-43
洪谦在“康德的先天论与现代科学”一文中,对康德哲学因果律的效用性和“物自体”的“不可知”给予了质疑,但其批判是无力的。通过分析逻辑实证主义这种经验主义的知识论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它和康德的知识论在原则上的分殊。  相似文献   
245.
本文介绍和报道了美国哲学家哈特里·菲尔德于2008年4-5月间在牛津大学所做的约翰·洛克讲演--<逻辑、规范性和合乎理性的可修正性.菲尔德认为,逻辑是合乎理性的可修正的;而"修改逻辑"是指修改我们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模式.而不仅仅指修改我们关于何种推理模式保真的看法.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举在研究语义悖论的过程中他新近发展的一个逻辑为例,后者以乌卡谢维奇的连续统值逻辑为基础,限制排中律的使用,当然还要增加一些限制条件和技术措施.他附带论证说,把逻辑视为根据逻辑必然性保真的科学的观点,可以决定性地证明为错误.这是因为,在一个形式系统内,"在模型中真"(至少)是部分可定义的,而一般性的真概念是不能严格定义的,因此,我们无法一般性地证明:(1)该系统内的所有公理为真,(2)该系统的推理规则保真.在本文末尾,作者根据其在牛津大学访学一年的经历,对逻辑和哲学研究的某些一般性问题作出了少许反省性思考和评论.  相似文献   
246.
孟祥斐  华学成 《学海》2008,(2):23-3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动城市化群体规模日渐庞大,他们在失去土地进城后首要面临的是转型适应过程.本文重在探讨失地农民的转型适应机制,认为失地农民的转型适应有同化、融合、分化和边缘化四种表现形式.而社会记忆、社会认同与被动城市化机制是影响失地农民转型适应的重要因素.其中,被动城市化机制与社会记忆制约着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社会认同影响着失地农民的转型适应,而转型适应的成功反过来又影响着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记忆.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由于上述要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呈现内卷化趋势,转型适应发生障碍,这将不利于失地农民的城市化与城乡社会的融合.  相似文献   
247.
戈德曼是20世纪法国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所提出的发生结构主义和科学人学观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本文主要讨论了他试图调和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逻辑断裂的理论努力,即总体类型学的观点。在这里,戈德曼想用皮亚杰的发生学的科学结构主义观念为基础,并以主体与结构的接合关系形成他面对世界的全部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248.
无论在胡塞尔思想中还是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现象学与逻辑学的关系都构成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再现了胡塞尔前后期在此问题上的相关研究,并指出他的超越论逻辑学的要点在于对本质的前逻辑直观,也是最有可能为逻辑学提供哲学支撑的因素。其次,在海德格尔方面,根据律概念成为讨论现象学与逻辑学关系的切入点,由此导出他的“存在理解”、“无蔽”和“自由”的概念解释。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把形式逻辑看作陈述逻辑,并试图用前谓词判断的哲学逻辑学来为它奠基。  相似文献   
249.
李振纲 《现代哲学》2004,(4):80-86,96
蕺山学术之最得力处,是在心体中充分凸现“性体”的本质意义。此种性格与阳明学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更用力于德性本体之实证,在心性关系中关注的重心在性体的客观超越义和道德意志的定向性;二是更加强调实修实证的功夫论,向意根极微处用力。生当晚明,蕺山对自由表达的权力毫不理解,相反,积极倡导“证人”之学,将已狂驰于现实世界的人心重新收束于理性圣殿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隔膜和理性的误导。阳明“良知”教经蕺山的批判修正虽由显归密,而心学自裁自决的自由精神却在其慎独之学中丧失锋芒。这同样表明蕺山思想于时代精神的滞后。  相似文献   
250.
后现代语境与马克思哲学总体性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仰海峰 《现代哲学》2004,30(4):1-10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扩散,总体性的哲学观念受到了根本性的否定,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理论,作为现代性谱系的构成要素,也成为后现代批评的焦点。本文从资本逻辑的历史形态学出发,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思想是他批判资本主义及其文化的理论基础,强调差异、非总体化的后现代主义,体现了资本在后组织化(弹性生产)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理念,这是不同于组织化资本主义社会总体性的另一种总体性,重思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观念,才能更为真实地透视后组织化资本主义及其文化逻辑,这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当代理解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