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31.
<阴符发秘>和<玄门戒白>均为清代成都高道张清夜所撰.前者是其对道门重要经典<阴符经>所作阐释,他极力推崇<阴符经>理论之宏博、精妙,其讲的道理,是万事万理以及一切之指导.他主要是从内丹修炼角度进行阐释的,其总原则是天人合发,虚静无为,一任自然.在这个总原则下,强调制五贼、谨三要,"知动知时"、"时动知修",认清擒气和锻炼精气神的处所,是其修炼思想的三个重点.后者则是其有感于当时道门内的不良现象、劝诫道士应慎行修德的著述.同时,二者还反映了张清夜对儒释二教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32.
王阳明的意论经历了几次变化。其中,以平濠后至良知教确立的一段时期内变化最为精微。阳明良知教的确立说明阳明对知有一成熟的理解,同时,他对意以及意与知、物关系的理解有一新的进境。其主要的变化在于,对于知的理解从原先的心之已发转变为贯通未发已发,意由心之所发的表述转变为知之感应,由意定义知与物的学说在心知一体确立后转变为知决定意。不变的是,工夫始终落实在心之已发上。由此产生的问题有,知行不能合一,诚意与致知作为第一义工夫的不确定,心与意的脱节,意在心、知序列中的凹陷等等。最终,这些问题要求析出阳明意的两层含义,才能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33.
朱刚 《现代哲学》2021,(1):94-103
在当代中国哲学界,张祥龙先生以其独有的现象学方法所重新发明的儒学思想——笔者将之称为"现象学儒学"——可谓独树一帜。张祥龙先生的现象学儒学至少有如下两点特色:(1)他极为重视现象学的境域发生分析方法,并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本原或终极问题,导致他对本原或终极之物的境域发生性理解;(2)他尤为强调这种发生性终极境域的边缘性或边缘构成作用。张祥龙先生对于现象学尤其是现象学方法的这样一种独到、原初的理解,使得他能够发明或重新揭示出儒学的一些久已被遗忘或被遮蔽的思想维度,使其现象学儒学呈现出某种原发的力量。这尤其体现在他对儒家六艺的现象学阐释上。经过他的重新阐释,儒家六艺如"诗""乐"的原初"教化"作用就体现为:营造并把我们带回到一个个具有原初解放与构成作用的边缘性纯境域,使人摆脱一切对象化的执着或束缚,从而解放人、拯救人,使得人生、国家和礼制在其中兴发更易,最终走向至善至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34.
我有个发小,非常有智慧,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句话,她说:"不必占有,看看就好!"那时节,我们都是刚刚毕业的穷孩子,她在一家医院当护士,我在工厂当技术员,挣的钱仅够糊口,为了省钱,我们合住一间小屋,自己动手,煮最简单的饭食。在她医院对面,有一家百货大楼,楼上有一家卖绢花的,花做  相似文献   
35.
36.
李侗继承了杨时、罗从彦一系的理学,对朱熹的四书学和理学的形成都发挥了指导和启发的作用。本文分别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角度来论述李侗对朱熹的影响,展现了李侗在洛学发展为闽学过程中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37.
罗从彦是道南学派的杠鼎人物,他上承程杨,下启李侗、朱熹。他发挥程颐、杨时的“仁体义用”说,主张体用不离,仁义兼隆,爱畏并施。内圣工夫的目标,是求道明道,即由内圣的心性修养到外在的忠义道德品行,其过程是合一的。他以静中体验未发,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收敛心性,探索本源,以洞见道体。他撰《道尧录》,即遵尧舜禹汤王道之治,反对霸道,辨王霸的标准是“以德行仁”,抑或还“以力假仁”。但自孔孟以后,王道就中断了。怎样行王道之治,关键是为君品德,首务是正君心。人君自正心,就应淡而无欲,无欲而心正。君心正就可正朝廷;朝廷要尽教化之责,营造知廉耻的社会氛围;朝廷正就可正百官,官应以正直忠厚为本,立身以名节忠义为本;百官要以爱民、爱国、爱君的情怀,而正天下,国家就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38.
心富和财富     
何修金 《天风》1996,(11):38-38
常听到有人说:“一切都在主手中,主为什么不赐福我们发财?”“咱信主的人发财的比不上没信主的人”等等。这问题着实困惑了许多人,使他们灵命不能长进,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39.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运用西汉及东汉早期的象数易学 ,通过观象、立卦、“拟诸其形容” ,使无形的不易感触的微观的运动 ,摆脱感观的局限而诉诸于形容 ,将丹道与易道结合 ,以推阐还丹之理 ,使丹术得以升华 ,同时又引导道教完成了由外丹向内丹的转化。正是《参同契》的丹术对《周易》原理的精妙运用 ,使它通过神仙方术和炼丹术的形式 ,接续了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传统理念 ,承转了中国文化的慧命 ,故而使《周易参同契》在中国道教史、易学史和科技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40.
儿童青少年内外化心理病理问题存在共发现象,已受到发展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当前关于儿童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儿童青少年共发现象发生率、发展特点、预测因素和发展结果等方面的重要研究发现进行系统性介绍。最后,基于发展级联和个体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视角,对未来本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系统、完整地揭示内外化问题共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