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9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于2011年11月18日在中央党校联合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11)"。中央  相似文献   
102.
净旻 《法音》2012,(1):26-27
在二千余年中国佛教的发展进程中,隋唐佛教是公认的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隋唐佛教最重大的贡献之一,便是"禅开五叶,教创台贤",对传承于印度的佛陀圣教,进行了契理契机的解读与整合,表达了"佛教要化中国,必须要中国化"的基本诉求。这其中,天台智者大师及其开创的佛教天台宗,在中国佛教界赢得了"东土释迦"和"教观双美"的崇高赞誉,千载而后,依然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03.
学诚 《法音》2012,(4):25-27
媒体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有人称之为"第四种权力",对保持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媒体在全球化进程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媒介即讯息"这个著名观点,即媒介自身比它所传播的内容对人类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更具有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晓岚 《法音》2012,(12):28
本刊讯12月5日,山西省五台山尼众佛学院揭牌仪式在五台山普寿寺隆重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张乐斌副局长,山西省宗教局郭海刚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妙江法师、副会长兼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如瑞法师等领导、嘉宾及学僧百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仪式由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昌善法师主持。山西省宗教局侯文禄副局长宣读了国家宗教局关于同意设立五台山尼众佛学院的批复。张乐斌副局长在仪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指出,人才是根本,教育是特色,中国佛教的历史表明,传承佛教,续佛慧命,高僧大德作为践行者、引领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5.
2011年是我国伊斯兰教好戏连台的一年,贾庆林主席先后参加了中国伊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解经工作十周年总结大会和中国伊斯兰教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在两次会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国伊斯兰教界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国伊斯兰教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这是对我国伊斯兰教界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宗教》2012,(10):46-47
通过几年的努力,大昭寺主要在促进尼木县卡如乡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目标。自1997年至今,西藏拉萨大昭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整合资源、集中帮扶"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对尼木县卡如乡进行定点帮扶,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和谐,全心全意为民生,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宗教》2012,(10):26-29
济世利人、扶危助困是我国各宗教的共同信念和优良传统。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宗教界积极投身公益慈善活动,大力倡导公益慈善精神,服务领域不断延伸,服务对象不断扩展,服务水平逐渐提高,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健康发展的新路,即从被动响应号召捐款捐物到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从单纯满足服务对象的物质需要到全面关注服务对象的心理、精神社会需求,从零散、自发、单一状态转变为有系统、有组织、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8.
值此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经验交流会暨宗教慈善周启动仪式举办之际,我谨代表国务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国宗教界的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济世利人、扶危助困是我国各宗教的共同信念和优良传统。多年来,宗教界积极投身公益慈善活动,大力倡导公益慈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信仰、服务社会,为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召开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经验交流会,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举办宗教慈善周,是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深入学习和掌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上海社联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上海市伦理学会举办了"文化发展与道德建设"学术年会.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学者和研究生共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朱贻庭和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中之主持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文化发展与道德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0.
中国社会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至今,变化巨大,但也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社会道德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如何评估当前的道德状况?造成社会道德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根治或如何重建?带着这些社会上下都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基地于2011年12月17日至18日组织召开了"当前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重建"专项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的学者覆盖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专业领域,周孝正、竹立家、刘光明、杨义芹、张海涛、张傅等一批在各个专业领域各有建树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伦理学基地的葛晨虹、龚群、肖群忠、李茂森、曹刚、郭清香、杨伟清、张霄等研究员,部分杂志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也都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汇聚各方相关专家,切实"会诊"社会道德问题,集思广益,诊断病根,开出具有建设性的社会道德问题治理"药方".会议讨论热烈而深入,主要围绕下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