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恐惧管理理论(TerrorManagementTheory,TMT)从人们对自己生命的意义感和价值感的需求角度对自尊进行了阐释。大量实证研究对该理论的基本假设进行了验证。该文对TMT的理论起源和基本观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TMT关于自尊的“焦虑缓解器假设”和“死亡突显性假设”以及“防御的双重加工模型”,并对TMT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82.
为揭示认知任务对直立姿势的视觉控制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双重任务的方法, 要求18名健康的成年被试在4种条件(2认知条件×2视觉条件)下尽力保持直立姿势的稳定。姿势动摇的测量采用头顶拍摄的方法并计算误差均方根、平均速度以及Romberg商数。研究结果显示认知任务和视觉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而且当有认知任务时姿势动摇的Romberg商数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说明认知任务抑制了直立姿势控制过程中的视觉加工。  相似文献   
83.
直觉上,不同种类的命题有不同的为真方式。真之多元论对这一直觉采取形而上学解读,其核心论点是:存在不同的真性质。直觉上,复合命题与原子命题的为真方式是不同的。为了避免假设复合命题特有的真性质,爱德华兹(D. Edwards)提出将复合命题的“为真方式”解读为真值条件,然后运用分离论点阻止从真值条件的陈述中引入真性质。本文认为爱德华兹的策略同样适用于原子命题,从而强化了对真之多元论的双重计算反驳。这驱使我们放弃真之多元论,回归到真之一元论。  相似文献   
84.
李建军 《管子学刊》2007,(1):102-106
何休在《春秋公羊传解诂》中绘出了“衰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社会发展路线图,奏响了进化的旋律;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践行古道,反对违背古制的“初税亩”、“作丘甲”、“作三军”,弹出了复古的曲调。进化的旋律与复古的曲调双重变奏,和谐共鸣,交织成衰世救失、匡正时弊的进行曲。何休进行的这场进化与复古的双重变奏,其实是儒家历史观内在逻辑的自然显现。  相似文献   
85.
触觉与空间在心灵哲学和现象学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个议题.关于二者的关系问题,可以分成两个互相关联的方面:一是触觉是否具有空间性的问题,这在心灵哲学中形成了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争,内在主义认为触觉是纯粹内在的心灵状态,外在主义声称触觉在物理性身体上有一个空间位置;二是对空间的触感知问题,这在心灵哲学中形成了表征主义与反...  相似文献   
86.
丁强 《宗教学研究》2006,(1):217-220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其特殊的方式,这种反映方式使信徒与非信徒有所区别。本文以宗教信徒与非宗教信徒之共处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在逐次排除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共同方面的基础上,从而引出两者对社会生活反映方式的根本差别,就在于信徒有着对社会生活的双重视野及价值标准,而这也正是信徒所特有的,并一直被宗教所传承的共性。  相似文献   
87.
本文描述了印象形成的早期理论模型,序列模型和平行模型,并对这几个模型进行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88.
从学科本体对心理学做重新审视。在方法论上,把意识和物质等同犯了“范畴错误”; 在科学性上,心理学不该用证实主义而应用证伪主义的标准,且心理学难以成为自然科学意义的科学却有望成为胡塞尔“严格意义的科学”; 在认识论上,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具有“‘主-客-间'双重障碍”。天人合一范式可解决双重障碍,并以直观内省体察普遍性定理。故汲取中国哲学中的观物取象法、虚壹而静原则、中国式内省并结合西方现象学提出天人合一研究范式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9.
双重加工模型将社会认知加工区分为外显认知加工和内隐认知加工。上世纪80、90年代涌现出来的双重加工模型关注加工的条件,重在对心理现象的某一方面进行解释;进入21世纪后,模型强调加工所依据的原理,强调模型的包容性和应用范围。双重加工模型为人类行为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解释,但存在术语较多,对两种加工的界定含糊等问题,其中双重加工的单一系统论与双重系统论引起的争议最大。在对双重加工模型的理论观点进行梳理后指出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1)将间接测量的正式加工模型引入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中,可对双重加工的本质内涵进行更为深入地了解;(2)将个体差异纳入到双重加工模型中可以提高双重加工模型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90.
行为观是当代天主教新自然法学派道德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该学派特别强调自由选择在决定自我中的作用,强调人类行为是一种受理性控制的活动,认为行为的对象、行为的目的和行为的环境是判断人类行为道德性的三大因素,但同时又指出人的内在意愿在判断行为的道德属性时居于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