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Beginning from the Enlightenment view that beauty or art is "useless," the attempts to explain how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judgment are possible presented by Moritz Schlick and Li Zehou are examined,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The paper treats three main subjects, the anthropological origins of beauty, the origins of aesthetic judgment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purpose or function of beauty or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first--the historical-causal roots of beauty--the problem discussed is how to account for aesthetics in light of the practical needs and pursuits of human beings. For Schlick, the problem is couched in terms of how aesthetic experience can be made consistent with natural selection. The second main subject-the philosophical roots of beauty-is a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in the sense of justification of aesthetic judgments. And the third examines the problem of assigning some purpose to aesthetic feelings and attitudes. An apparent contrast is made, and perhaps resolved, between the respective views of Schlick and Li.  相似文献   
962.
王芳  梁丹丹 《心理科学》2013,36(2):401-405
本文用提取声学参数的方法,采用故事讲述任务对弱智儿童自发性话语中的情感韵律进行研究。通过与两组典型儿童-实际年龄匹配组和语言能力匹配组进行比较,探究了弱智儿童自发性话语中情感韵律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1)弱智儿童的情感韵律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在音高范围和元音时长上均有表现;(2)弱智儿童的情感韵律独立于词汇和句法,具有模块性。  相似文献   
963.
本文梳理了作者及其团队近30年来在情感教学心理学领域的开拓和发展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概况,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研究者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领域中对情感的忽视以及心理领域中对情感研究的薄弱之现状,谈对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的起因;二是探索情感的分类、功能和发生机制,为情感教学心理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三是从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推进情感教学心理的一系列研究;四是从社会-心理的宏观层面和生理-心理的微观层面,拓展情感教学心理研究。  相似文献   
964.
The Confucian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s and their ethical importance confirms and exemplifies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renewed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emotions. By virtue of a systematic conceptual analysis of Confucian ethics, one can see that, according to Confucians, the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emotions, lies in that an ethical life is also emotional and virtues are inclinational. And a further exploration shows that the reason for the ethical significance is both that emotions are heavenly-endowed and that there exists a union of emotions and reason in Confucian ethics. This will constitute a challenge to the so-called mainstream ethical theories which have been popularly engaged in seeking justifications for abstract moral rule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 2007, (3): 86–92  相似文献   
965.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教师情感教育的问卷,对韩国和中国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两国教师对教学情感理解掌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对情感的掌控水平上,中国教师的总体水平高于韩国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学历上,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师对情感的掌控呈正相关;(3)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对教学中的情感的了解掌握和控制的水平也逐渐变化。  相似文献   
966.
近年来,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基础上,我们研制了颈椎异体骨螺纹融合支架,并成功进行了生物力学测试、动物病理学观察。经临床初步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1]。回顾该支架的研制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思维方式发挥的巨大作用。1 研究背景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病...  相似文献   
967.
<正>一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思想渊源“杂而多端”。流行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哲学思想、神仙方术、祭祀祭礼等,均为道教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道教在这些传统思想的滋养之下,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信仰体系。正因如此,才有“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的说法。  相似文献   
968.
采用精神型领导问卷、情感承诺问卷和主管支持感问卷对403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精神型领导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影响,以及主管支持感对精神型领导与员工情感承诺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精神型领导三个维度对情感承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管支持感对信念/使命感维度与情感承诺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对无私关爱、组织愿景与情感承诺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69.
自闭症患者案例对道德情感主义提出了挑战。对于这一挑战,斯洛特采取的策略是坚守自己的立场,质疑这一挑战的真实性。另一些学者则通过将感同身受作理性主义的解释来回应这一挑战。自闭症患者案例对道德情感主义挑战的意义在于将道德情感主义理论的特点或者说不足凸显了出来。这一特点就是,道德情感主义的德性与道德动机的产生依赖于感同身受这一心理传递机制,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是外铄的,与儒家德性论主张德性是内在固有的恰成对照。  相似文献   
970.
运用元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生命意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纳入了符合元分析标准的文献45篇,共51个独立样本,总样本量为27291。元分析结果表明:生命意义与主观幸福感(r=0.505,p0.001),生活满意度(r=0.395,p0.001)和积极情感(r=0.325,p0.00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情感(r=-0.195,p0.1)呈显著负相关。生命意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受到性别和被试群体的调节,如性别能显著正向调节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生命意义能有效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