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医患权利限制是为解决权利不规范而预设的一种纠偏机制.它在合法性、平等性、有限性的规则前提下,通过医患权利的自愿限制、强制限制和绝对限制三种方式来解决医患矛盾.在权利限制超出必要限度而可能给对方主体造成伤害的情形下,权利位阶与法益衡量不失为有效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452.
道德两难是中西思想传统都曾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道德两难的情况可以分为虚假的、弱的、强的三类。先秦儒家创造了高明的经权思想,并以之应对道德两难。如《春秋公羊传》提出了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的三大法则,包括权衡法与两全法。中国传统的仁义冲突是"强的道德两难",是先秦儒学着重思考和巧妙应对的难题。道德两难的解决有时必须以当事人的毁灭为代价。通过与康德伦理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伦理学以及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等的初步比较,先秦儒家经权思想在对付和解决道德两难问题上的独特性或优越性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453.
忠与孝是儒家伦理的重要道德规范.忠与孝的实践精神、内在动机和实践行为具有统一性,在实践上表现为忠孝两全、忠孝并序、以忠全孝.但是,两者在道德价值选择中却又具有冲突性,主要表现为舍忠取孝、重孝轻忠、舍孝全忠、重忠轻孝.忠与孝的统一与冲突体现了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自觉,也是儒家伦理智慧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454.
本研究用实验方法考察同一性感刺激对两性可能产生的动机冲突,使得两性在选择能够展示拥有者特性的商品时,偏好可能大相径庭。本文以i Phone5S手机的色彩选择为例,两个实验的结果显示,来自性感女性的性感刺激,一方面会激发男性的配偶吸引动机,提高其对代表财富的金色手机(相比代表沉稳的黑色手机)的购买欲望;另一方面,会激发女性的配偶维系动机,使她们在给情人(相比给非情人关系男士)选购礼物时,对金色手机的偏好降低(相比黑色手机)。  相似文献   
455.
该研究以自编的社会动机冲突决策问卷为调查工具,分析民众对于社会动机冲突问题的决策策略及特征.结果发现:(1)民众对于社会动机冲突问题的决策策略可以分为合作策略与竞争策略,合作策略包括平分策略和谦让策略;(2)男性和女性对于社会动机冲突问题的决策策略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56.
在2011年7月的挪威奥斯陆袭击案之后,笔者再次阅读了《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①(〔印〕阿马蒂亚.森著,李风华、陈昌升、袁德良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在这本书中,阿马蒂亚.森结合少年时期遭遇印巴分治前后的杀戮以及成年后因为印度裔身份屡遭另眼看待的经历,探讨了身份认同、多重身份、宗教身份等诸多因素与暴力及冲突的关系。在他看来,个人对多重身份进行自由选择才是解决问题之道。他试图论证,人有多重身份,尽管有优先性的存在,不要执著于宗教身份或某种特定身份,也不能单单依照宗教身份或文化身份对民众进行分类,是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选择何种身份具有优先性,应该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最好是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57.
梁三才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11,34(2):293-290
通过建构一个反向扫描任务而形成任务冲突,在3个实验中考察了视觉表象扫描中认知控制与冲突解决机制。结果发现:(1)视觉表象扫描中出现了任务冲突效应;(2)外源性认知控制增强降低了任务冲突效应,但不影响扫描效率;(3)内源性认知控制增强既降低了任务冲突效应,也提高了反向扫描任务扫描效率。这些结果证实视觉表象扫描中存在一个认知控制机制,并发展了现有冲突解决理论。  相似文献   
458.
从中国情绪面孔系统和现代汉语情感词系统中分别选取两种情绪效价的表情面孔(愉快、悲伤)和情绪词(积极、消极),运用词—面孔范式,以6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情绪效价冲突效应及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面孔的情绪类型主效应显著,悲伤面孔反应时长于愉快面孔;(2)词和面孔的情绪效价冲突性主效应显著,情绪效价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情绪效价不一致条件的反应时;(3)表情面孔的情绪类型、词和面孔情绪效价的冲突性、被试性别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女性在词和面孔情绪效价不一致条件下对悲伤表情的判别反应时短于男性。  相似文献   
459.
胡凤培  王倩  徐莲  葛列众 《心理科学》2012,35(2):276-281
认知控制是维持和调整多任务目标导向的加工策略,而基于多任务冲突的认知控制是一般领域上还是特定领域上,即一种冲突是否会影响另一种冲突的解决,已有研究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考察了同一任务中不同类型冲突(Stroop、Simon和Flanker冲突)驱动认知控制调节的脑机制。数据显示:各冲突都出现了一致性效应和冲突适应性效应;实验中每种冲突的上一个trial只与该类冲突的当前trial的交互效应显著,而与其他类型冲突的当前trial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几乎所有冲突都发现了P300、N450、SP成分一致性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冲突驱动条件下,人脑能够同时监控并解决不同类型的冲突;冲突驱动的认知控制系统以局部的控制方式工作;人脑是基于多冲突驱动的认知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某类型冲突所特有的控制机制来解决冲突,且冲突解决机制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  相似文献   
460.
李静  郭永玉 《心理科学》2012,35(1):160-164
以价值观冲突理论为依据,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物质主义与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并存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突。采用测谎仪记录被试回答价值观选择两难情境问题时的皮电值,结果发现:对于高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大学生而言,物质主义水平的上升会引起其皮电值的显著增加,而对于低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大学生则没有这种效应。表明同时拥有高水平的物质主义和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大学生会体验到大量的心理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