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医生职业倦怠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赵玉芳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4,27(5):1137-1139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用经过信效度分析后的职业倦怠问卷(MBI)对253名医生的调查发现,医生的职业倦怠感整体上比较严重;工龄16~20年是医生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不同科室、职称的医生职业倦怠程度不同,中级职称和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较严重。  相似文献   
42.
小学生预见性偏差及其削弱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敏  雷开春  张巧明 《心理科学》2005,28(5):1148-1154
采用三种不同去偏差方法,对不同年龄儿童的预见性偏差及削弱进行探讨。实验结果发现,二年级和三年级出现了预见性偏差,五年级没有出现预见性偏差;对于二年级儿童,只有基于理论的去偏差方法才能削弱预见性偏差。而三年级儿童,三种方法都能削弱预见性偏差。结果说明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元认知理论可以有效提高他们元认知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43.
去焦点化是指通过操纵个体对焦点以外的非焦点事件或因素的关注, 从而减少焦点事件对个体认知判断和情绪影响的一种策略。如何利用去焦点化减少聚焦错觉对体验幸福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提升体验幸福, 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 可以通过去焦点化策略, 减少个体对不同类型消极情绪的聚焦错觉, 以达到提升体验幸福的目的。其心理机制可从注意分散假设和情感加工理论进行解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 (1)一般去焦点化与自我相关去焦点化的比较与探讨; (2)去焦点化对后续体验幸福的影响; (3)重新聚焦对个体体验幸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向德平 《学海》2006,(3):24-30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在我国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社区组织行政化的倾向。本文探讨了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的表现,分析了导致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的原因,提出了社区自治组织去行政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政德教育"去生活化"即政德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践,具体表现在政德教育目标的理想化、教育内容的片面化、教育过程的智育化、教育方法的单一化等方面。当前政治生态中饱受诟病的"两面人"就是政德教育"去生活化"的严重后果之一。全面从严治党、消除"两面人"现象,必须推动政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其具体路径包括:推动政德教育目标从理想回归现实,把广泛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尊重个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追求崇高理想统一起来;推动政德教育内容从片面回归全面,把大德教育和公德、私德教育结合起来;推动政德教育过程从"知性论"德育回归"生活论"德育,把"知"和"情""意""行"结合起来并促使"知"向"情""意""行"转化和升华;推动政德教育方法从单一回归多元,把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理论讲授"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6.
47.
拒绝上学指学生不是由于家庭贫困或生病,而是由于某种心理、情绪、身体或社会的原因而不去学校的现象。欧美最早进行研究,日本进行了五十多年的研究。该文介绍日本此现象的称呼从“学校恐怖症”、“拒绝上学”到“不去上学”的演变;日本学者从家庭、学校、社会方面对此现象进行的归因;拒绝上学的行为机制,如分离焦虑、情绪障碍、家庭关系不良;还介绍了日本教育部使用的小泉英二的分类。最后提示该现象在我国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8.
胡塞尔在其经典的超越论现象学中,为了给交互主体性理论提供一个彻底的、无预设的起点,提出了以他者之他异性为目标的还原——源初还原.这一还原是否切中他者之他异性、能否在方法论上得到彻底执行,构成了对胡塞尔理论的核心挑战.基于"自我批判"的视角,胡塞尔的源初还原可以得到新的解读.这种解读强调源初还原的两个功能,即划分自我领域...  相似文献   
49.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老年人的情景记忆会出现衰退,但也会有一部分老年人的情景记忆表现出成功的年老化,即记忆成绩较好或随增龄的衰退程度较小。脑保持理论、神经去分化理论、认知储备理论以及神经补偿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情景记忆成功年老化的神经机制。基于选择性优化与补偿模型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发现情景记忆成功年老化可能与个体的认知储备水平直接相关:高认知储备的老年人能够对情景记忆相关的脑区和脑网络进行优化且具备更强的神经补偿能力,因而其脑功能(比如,神经表征和神经加工通路的特异性)可能会保持地更好。未来研究需要更多地采用纵向设计来考察各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解释记忆成功年老化的神经机制并为提升老年人的脑与认知健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0.
逆境中,很多富豪破产,一贫如洗,为了求生,舍下身价当小贩、的士司机、推销员、保险经纪人……面对风浪和挫折,等待重生的那一天。这样的故事的确激励人心。人对很多东西都无能为力,因为活得很"被动"。人改变不了环境、大气候、别人的想法、经济不景气。人也改变不了命运——唯一可以自主的,是改变自己去适应,而且不怨。这是人性的特质吗?不。动物早已这样干了。章鱼虽然有8只脚,但是面临敌人攻击咬住不放,它会喷墨、变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