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71.
徐以骅 《中国宗教》2018,(10):48-49
一、从“大国宗教”到“大国学术”“大国宗教”概念是笔者在2017年提出的。“大国宗教论”认为,就一般而言构成“大国宗教”主要有以下要素:(1)绝对数值要素。一国宗教的强弱不仅要看相对数值,可能更要看绝对数值。除非较极端的个案如梵蒂冈,大国在宗教信徒及宗教活动场所和机构上的绝对数值.  相似文献   
872.
马克思的正义论并非主要面向市民社会,而是立足于社会化的人类的实际需要.这种正义论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汲取了启蒙国民经济学家实践先于原则的研究理路,否定了将复杂的正义问题诉诸道德批判的做法,将道义的实现置于经济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的过程.分析苏格兰情感正义论的内在理路,理解马克思正义论的规范与规律的双重视角,从生产正义与正义的条件角度把握马克思正义论的实质,可以形成马克思正义论的实践逻辑,这对解决当今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73.
对"神圣性"的研究在西方宗教理论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现代宗教学的神圣性以麦克斯·缪勒的"无限”观念为起点,在化约论的包围下逐步形成和确立了自主领域.宗教现象学对神圣性问题的论证更是包含着"存在之思”的倾向,然而其一方面反对化约论的极端理性主义倾向,一方面也受到理性主义的影响.对宗教学中的神圣性问题的理论争议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重新思考"神圣性”这一古老命题,而且促使人们对宗教学各学科理论模式的缺陷进行反思,明晰宗教学各学科之间的矛盾的渊源.  相似文献   
874.
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大约是一百万年到三百万年以前的事情。依照马克思的说法,人与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他是能够制造工具的有意识的族属。人正是把意识和意志作为火把,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使他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主体,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的生活活动。这样,人与环境、包括人自己的生活活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由于客观世界的多样性、人的生活活动的多样性以及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主观能力的多样性,因而人对世界的精神掌握也呈现出多样性的方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就提出了人类掌握世界专有方式的认识与审美的重要命题。他说:  相似文献   
875.
道德问题的秘密在于道德之外。这句话的意思不仅仅是说道德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其原因往往不在于道德本身,而在于道德之外;也不仅仅是说道德问题的现实影响往往不会限于道德领域,而是会扩展到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以及其它社会领域;而且是说要解决道德问题,就不能仅仅就道德论道德,以道德的方法解决道德的问题,而是要在道德之外寻找解决道德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76.
多元文化论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多元文化论强调文化因素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它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反对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在多元文化论的影响下,跨文化心理学开始摆脱“欧美中心主义”偏见,出现了普遍性研究策略和特殊性研究策略相结合、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相结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877.
郭象《庄子注》认为,万物在"玄冥"之中独化而来,万物既不是由它之前的无产生出来,也不是由另一个有产生出来,万物的产生不依赖于任何它者,它是自身在产生的那一刹那,自身与自身冥合的结果.这一思想对理解宇宙生成论以及宇宙有限与无限的统一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78.
牛小雪 《哲学动态》2022,(12):36-44
当代欧陆哲学“新唯物主义”研究起始于对后结构主义“物质/话语”问题的回应,尤其是主体话语侵占物质空间的问题。对此,“新唯物主义”借助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卢克莱修-德勒兹的“物质流”理论、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方法,重新激活了“物活力”的想象,将物本体论推向了理论前台,起到了强化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作用。但是,由于刻意忽略了主体的实践和具体的历史,“新唯物主义”过多地接受了物活论中的“存在巨链”“生命冲力”等理论预设,用假想的神圣秩序为“物活力”做担保,因而更接近于诗意的或神秘的“物-力”体悟。“新唯物主义”实是用“非人类物质”的新角度掩饰了物活论传统的旧假设,其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有着理论取向上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879.
荀子的人性论实为性朴欲趋恶论,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荀子政治哲学的理解与把握。“性朴”,则人性可善可恶,说明人性可伪可化;“欲趋恶”,彰显人性有流于恶的可能,说明涂之人化性难为。以此为逻辑起点,荀子通过“天人相分”的理论形式对天人之间的边界进行了自觉清理与界定,充分发掘出了人的主体性,进而以此为进路探求圣王如何获得异于涂之人的“大清明”之心,从而为圣王创制礼义法度提供难以辩驳的正当性。如此,荀子的政治哲学就有了不同于孔孟政治哲学的理论面目:在没有否定圣王之德的前提下,更为重视圣王创制礼义法度之功。与孔孟的政治哲学思想相比,荀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无疑更加适应战国时期由封邦建国政治权力体系(周制)向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秦制)过渡的天下大势。  相似文献   
880.
体用论在邵雍哲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邵雍思想的特色所在。邵雍的体用论与哲学史上常见的内与外、基础与表现意义上的体用论颇有不同,代表了另外一种较为陌生的思想传统。此种体用论的直接来源是邵雍之父邵古的声音之学,体用概念是邵雍对声音之学特有的全用概念所作的哲学抽象。其更为久远的渊源则是发端于汉末曹魏之际的“形质论”的体用论传统。此种传统重在分析物理,与在佛教影响下形成的重在分析性理、空理与天理的“本体论”的体用论传统恰相对立。邵雍“观物”的哲学宗旨,与其“形质论”的取向内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