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47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作者通过把"有没有非洲哲学"这一问题改为"在这一所在之处所做的哲学是什么样"这一问题,来回答"非洲哲学"的合法性以及建立的可能性。作者认为,"非洲哲学"这一概念并不应当从空间性的角度去理解,因此他提出了"所在之处"与"所在性"这组概念,并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概念集,以此来重述非洲哲学的图景。在他看来,这种重述并非只适用于"非洲哲学",其根本上关乎着"哲学"这一概念本身的意义,关乎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真理性和地方性之间最根本的张力,关乎着我们应当如何做哲学的基本反思。  相似文献   
882.
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交流使得个体自我构念表现出动态性特征。现有研究从聚合文化的视角出发,表明自我构念动态性表现在认知、动机和情绪三个层面。文化的动态建构和文化的情境认知理论为自我构念动态性提供了理论解释。自我构念的动态性受到个体多元文化经历、文化认同、非本质主义观念和文化智力的影响。现有研究暗示出自我构念动态性具有神经和潜在的生物基础。未来研究应对自我构念的动态性特征进行心理、神经和生物层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883.
研究以自我控制的资源模型为理论框架,从选择难度特征的视角出发,通过两项实验考察选择损耗自我控制资源的成因。结果发现,高取舍冲突组被试的stroop任务成绩显著低于低取舍冲突组被试,高、低阅读难度组被试的stroop任务成绩差异不显著;为自己做选择组被试的stroop任务成绩显著低于为他人做选择组被试,完成3选项和4选项任务组被试的stroop任务成绩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选择损耗效应是由选择的取舍难度而非信息加工难度造成。。  相似文献   
884.
采用同伴依恋问卷、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孤独感问卷以及自我建构量表对62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探讨青少年同伴依恋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作用过程及其机制。结果显示,青少年同伴依恋通过孤独感的完全中介作用对问题性手机使用产生影响;依存型建构在孤独感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起调节作用,独立型建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说明同伴依恋通过孤独感影响青少年的问题性手机使用,依存型建构可促进感到孤独的青少年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885.
本研究采用记忆流畅性任务和回忆最早记忆的方式考察了9岁和13岁共60名中国城镇独生儿童的早期记忆特征及各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和西方研究相比,中国儿童回忆最早记忆时更多自发提及他人,尤其是父母。(2)最早记忆年龄与早期记忆数量有显著负相关,最早记忆中关于重要他人的记忆容量、社会取向和道德情绪与早期记忆数量有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文化渗透对自传体记忆发生的影响,以及提示无论是最早记忆的质量,还是早期记忆的数量,回忆童年记忆背后可能潜藏着共同机制。  相似文献   
886.
傅鑫媛  陆智远  寇彧 《心理学报》2015,47(8):1058-1066
道德伪善既有印象管理或欺人的一面, 也有自欺的一面。道德伪善的影响因素众多, 而人际层面的影响因素则少有研究。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 以大学生为被试, 设置捐款情境, 探讨单个陌生他人在场及其真善/伪善行为能否抑制个体的道德伪善。结果表明:陌生他人单纯在场或做出伪善行为都不能抑制捐款情境中个体的道德伪善, 而在场陌生他人的真善行为可以有效抑制捐款情境中个体的道德伪善。  相似文献   
887.
卢静  胡清芬 《心理学报》2015,47(2):234-242
使用地图定向任务, 探讨了不同任务模式下, 4~6岁幼儿自我位置与自我朝向表征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 位置表征能力的获得先于朝向表征能力, 幼儿从4岁起即开始使用地图表征自我位置, 但到5岁才表现出对自我朝向的表征能力。此外,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相比于空间–地图的任务模式, 地图–空间的任务模式更有利于完成任务。上述结果第一次从个体发展层面证明了位置与朝向表征的分离现象, 说明位置与朝向的表征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相似文献   
888.
为了探讨社会支持各维度和大学生希望的关系及其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希望特质问卷、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问卷对7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维度对大学生的希望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两个维度对希望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在主观社会支持对希望的预测关系中有非常显著的中介作用,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889.
跨期决策是指发生在不同时期的收益和成本的权衡决策。已有研究发现, 决策者的自我意识对跨期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个人?集体主义文化在自我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当文化因素被纳入自我对跨期决策影响的研究中时, 三者间的关系显得模糊不清。为了从已有文献中厘清三者间的理论关系, 我们基于个人?集体主义文化视角, 综述了自我对跨期决策影响的相关研究:介绍了跨期决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详细阐述了跨期决策中的两种自我理论(多重自我模型和自我连续性模型), 探讨了个人?集体主义文化对自我的影响, 并简要介绍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的跨期决策偏好差异及其心理机制。最后, 分别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实际应用三个方面, 提出了将个人?集体主义文化这一因素纳入自我对跨期决策影响过程、系统地考虑三者间关系的研究构想, 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深化人们对跨期决策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890.
活力是指个体能够运用身体和心理的能量, 展现富有生机的精神面貌而且行动有力。当个体有活力时, 会体验到源自自体的一种激情、生机和能量。活力的典型成分是能量、警醒和生机。当前, 活力对个体的影响研究主要体现在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领域以及人生幸福等方面。对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锻炼、冥想、外在物理环境以及人际环境等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 要加强对活力的理论建构、深入开展实证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