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17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天津天后宫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妈祖庙之一,也是天津最古老的建筑群,是天津文化的发祥地和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之语家喻户晓,反映了天后宫早于天津设卫建城100多年的事实,揭示出妈祖文化与天津的深厚渊源。作为妈祖第一官庙,天津天后宫的影响力辐射南北,延及内陆省份,与福建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  相似文献   
52.
近代哲学家对《论语》倍加关注,康有为、谭嗣同也不例外。近代哲学家对《论语》的审视和解读既围绕着中国近代社会的救亡图存与思想启蒙展开,因而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又受制于各自的哲学观、国学观和文化观,因而呈现出差异性。一方面,作为《论语》的近代视界,康有为、谭嗣同的《论语》观带有与生俱来的时代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两人对《论语》与孔子、曾子关系的认识呈现出明显分歧,对《论语》在孔学中地位的认定和对《论语》的评价相去甚远。康有为、谭嗣同秉持不同的范式解读《论语》,建构了不同形态的《论语》观。  相似文献   
53.
要回应后现代思想家对"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空间缺场"的质疑,需立足"社会-历史"双重向度,重申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理论。实践是自在自然空间与人化自然空间的津梁,刻画出空间的社会意义,以实践为内核的社会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形式、人"类本质"的表现、社会关系的载体,完成了对自然空间之谜的祛魅。实践的时间性也折射出空间的历史演变,以资本主义社会为截面的历史空间是社会空间的现实形式,具体表现为生存空间的异化、城乡空间的分离、全球空间的剥夺,展现了资本主义批判的历史叙事和空间图绘。基于空间的"社会-历史"双重向度,建构一种回应空间特殊品格的空间政治,即以劳动者身体空间为革命力量、自由人空间联合为革命路径来保卫空间正义的革命理想。社会空间的建构、历史空间的批判、空间政治的革命,型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理论。  相似文献   
54.
对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学科的特点及定位进行再认识,是推动两个学科发展的理性前提。再认识需要历史视野,即将其置于该学科发展尤其是生成该学科的实践资源演变的历史长河中加以动态考察。研究表明,医学伦理学具有在传承中追求完善的职业实践性系列特点,定位为医学与伦理学交叉学科不存异议,将其称为人文医学学科具有创新价值,但需充分论证;生命伦理学虽同医学伦理学联系密切且有所重叠,但却具有追踪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的专业实践性系列特点,因而可将其定位为生命科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相互交叉的新学科。  相似文献   
55.
《管子》一书,既有对于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重视的内容记述,又有对于人才的选择和征集这一内容的阐述,还有关于对人才的利用和考核的内容记述。齐国的八百年历史,更使我们看到了人才治国战略的重要性。人才强国战略,使齐国昌盛久荣,使齐国成就霸业,不断称雄。从姜太公首倡“尊贤上功”、开人才兴国之先河开始,齐国代代相因、步步完善,营造出了一种重视人才、尊贤用能的良好环境和风气。《管子》和齐国昌盛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人才强国意义重大,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56.
马克思“历史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年学界研究现状看,马克思“历史哲学”存在一定程度的隐退现象。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文本处于分散化、隐蔽化状态;其二,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思辨的历史哲学”,造成其抛弃历史哲学的假象;其三,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科学”面向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历史哲学”。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需要穿越导致历史哲学隐退的屏障,对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基本内容加以澄明,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今世界发生的新变化明确其时代定向。揭示“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7.
山西佛教慈善事业源远流长,笔者用两年时间收集了近年来山西各县市佛教慈善数据资料。结合山西佛教慈善历史传统,分析了现阶段山西佛教慈善事业出现的新特征,借此以卵击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8.
本刊连续刊登了乔纳森·米勒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编写主播的电视片《有关无神论问题访谈录》的部分中文译稿,读者反映良好,普遍希望能将该公司播出的正片《无神论简史》译出,以资同好,以见全豹。本刊拟从本期开始将它的三集分三期刊载。译稿或有错讹之处,恭请大家指正。 无神论涉及西方许多神学、哲学和科学问题,好像是远离现实社会人生,枯燥无味。但在米勒先生的编导下,一些历史现象有了当代意义,而一些当代现象似乎就植根在历史深层中;他讲的主要是西方的事,而作为东方的中国人,也有些感同身受样地戚戚然。他追忆西方的思想家们为无神论经历的种种痛苦和遭遇的诸多迫害以至屠杀,联想今天的无神论者享受着前辈们争得的文明成果,"可以轻松的选择信仰",不胜感慨。而当9·11事件发生几天后,看到在纽约举行的一场大型宗教仪式上,人们高声唱"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又不由得产生了"牧羊人"的奇异感受。《简史》对于三大"一神论宗教"(即亚伯拉罕诸教)的分析及其关系的揭示,是基于当代世界局势对于历史的一种逆观,可以提供我们思考的地方甚多,很希望听到无神论就皱眉头,遇见鬼神论就亢奋的同志也能勉为其难地读一读,至少可以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对于美国的国家性质,即:是宗教国家还是世俗国家?在美国国内也有争论。《简史》认为,近数十年美国最高统治者把美国确定为宗教国家,对无神论者公开排斥,这既违背美国宪法,也背离美国建国领袖们的初衷,有回归欧洲中世纪的迹象,尤其反映在对外关系和发动战争上。但是,在美国的知识界,并不都认同这类做法。  相似文献   
5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西方文化领域的精神危机相适应,俄罗斯思想界出现了复兴宗教精神的思潮。以梅列日科夫斯基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应该对基督教做文化人类学的解读,因为文化属于人的积极性创造范畴,而人如果与超验的宗教本原相脱离,就会离开文化创造的神秘根基,以致于把文明引向绝境。梅列日科夫斯基通过对尼采思想进行思辨,并在索洛维约夫神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他独特的三段论的、关于圣灵基督教的历史文化哲学观。  相似文献   
60.
含笑走过每一天:人生总要一天天走过去,与其哭丧着脸走过,何如含笑走过每一天。历史经验告诉我,含笑面对生活的乐观主义者往往会获得更多的人生自由,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机会。试想想,古今由平凡小人物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如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仙李白,如“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青年毛泽东等,哪一位是哭丧着脸走过其漫漫人生路的?乐观主义是将他们推向峰顶的神奇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