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0 毫秒
61.
陈丰盛 《天风》2013,(3):21-22
来杭州旅游,除了游览西湖景区的秀丽山水,还可以到鼓楼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花上一天时间,从南面穿过鼓楼,爬上吴山,经过南宋御街,再购买一点河坊街特产,大概是游客普遍的路线。在穿过鼓楼后,一般人都会被一幢特色的教堂建筑吸引,驻足摄影,进堂询问——这就是杭州市基督教鼓楼堂。  相似文献   
62.
不久前,父亲胡振华带我们去京郊晋谒了一座伊斯兰教先贤的古墓,给我们讲了不少有关回族族源的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63.
一、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的鲜明时代特征 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他们彰显个性,争取各种自由、不爱受束缚,有着特殊的语言、衣着和行为符号。中学生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群体,我们不能割开外在客观因素,孤立地去研究中学生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64.
仡佬族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与外民族互通往来,接触频繁,因而仡佬语中舍有丰富的借词,其中绝大部分是汉语借词。本文参考民族学、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概述仡佬族向汉族借词的历史背景,认为仡佬族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史是其借用汉族语言词汇的主要原因,汉语、汉文化对仡佬族语言、文化的影响自古就有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导致仡佬语中存在大量的借自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语借词。  相似文献   
65.
针对不同地区的历史教材的比较,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教育情况,从而在接下来的教材编写中提高历史教材的质量,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分别从香港和内地教材脉络以及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方面简单比较了一下两地的高中历史教材,希望能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6.
黄波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41-141
一.概念提出 毕业班作为升学的衔接阶段,应试训练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海量的试题训练中,学生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错,若任由错题散落在试卷、练习册、课外书上,既分散且数量庞大,在学生需要时翻看起来较为麻烦,尤其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更无法做到全面仔细地翻看所有错题,使错题的价值大打折扣。若把错题收集起来,进行整理注释,在复习时可以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因此,建立错题本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7.
在新课程的教育实践中,我也深切体会到传统评价体系的不足。因此在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极探索新的学科学习评价方法。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中学历史课程培养的能力包括: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结合课程教学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活动之后学生能力的提高究竟有多大,我应该如何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这就需要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我尝试用“表现性评价”来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做出一个全面的评价。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对“表现性评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了一些心得,下面就这种新的评价手段和我的实践经验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8.
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深切感受作者在文中传递出来的情感,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情感流动的过程,如果在教学中机械的授课,缺乏情感的投入,学生就会缺乏对智慧的挑战,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缺乏对事对人的爱,进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加强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开发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9.
探究体验在这里特指引导探究体验,是指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或自己搜集的)材料,根据某种观点或理论,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用“再发现”的方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获得感悟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实际也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发散式思维发展到聚合时思维、常规思维向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0.
包兆会 《天风》2014,(3):44-45
<正>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濬,安徽歙县人,因信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理,故改名为行知。中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陶行知受基督教方面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学校。陶行知父母都是基督徒。内地会在陶行知家乡设有耶稣堂,并附设崇一学堂。15岁时,其母在"崇一学堂"帮佣,陶行知经常到那儿帮母亲做事,被学校校长英国人唐进贤看中,免费让他入学读书。崇一学堂毕业后,1909年,陶行知考入美以美会在南京所办的汇文书院博习馆(即预科)。次年,汇文书院合并宏育书院更名金陵大学,他从汇文书院预科升入金陵大学文科,成为金陵大学首届文科学生。1914年,陶行知从金陵大学毕业。从崇一学堂到金陵大学,陶行知一读教会学校就是八年。陶行知在17岁左右,即崇一学堂毕业后开始认真思考基督教信仰问题,直至1912年年底在金陵大学读书期间决志信奉基督教。在金陵大学期间,陶行知任《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