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16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能否将结构分析建构为理论?或者那只是一个体系或机械结构的集合。由我们按照文本的意向加以应用?我要说的关于理论的一切都在您的问题中了。应该从一个更具体的出发点开始。  相似文献   
12.
胡菁玲 《学海》2003,5(6):200-204
金冲及先生前不久出版的《转折年代———中国的 194 7年》一书 ,以 194 7年的中国为研究对象 ,阐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由优势转变为劣势 ,共产党由劣势转变为优势的演变过程 ,分析了这种优势、劣势互相转变的原因。本文就本书提出了三点商榷之处 ,认为可以在观点上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郑筱筠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11-13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相似文献   
14.
佛教思想意识与文艺创作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前者是如何作用于后者的?这种作用是自觉追求的还是潜移默化的?自觉追求应怎样去“追”?潜移默化应怎样来“化”?……即使不能像《天问》那样一口气问几百个问题,但在这方面值得思索之处还是很多的。如果对佛教历史思想文化一无所知,却奢谈创作佛教艺术,恐怕注定要抓襟见肘,非驴非马。不过,佛教文学艺术创作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思索尽可以思索,思索之后,更重要的是创作实践和创作成果。  相似文献   
15.
从道家思想的最初理论觉醒,从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哲学思潮的发展演变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现代观念背景下道家思想所获得的理解和确认,都显示出它可能会是属于未来高文化、高理性人类的一种哲学选择。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召开中国伊斯兰教遗产国际学术讨论会马中平马来西亚召开的中国伊斯兰教在南朝鲜遗伊产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ll月7-8日在吉隆坡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埃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等国的学者,中国伊协应邀派出...  相似文献   
17.
18.
佛教传入中国,历经了二千多年沧桑变化,为我国人文、历史、艺术等不同领域积淀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佛教造像艺术更是历史的再现和时代的延续。从魏晋南北朝的瘦骨清像,到隋唐时期的雍荣华贵、宋代的朴素内敛、明清时代的浮华繁复诸相,在不同时期的佛教造像中,都能追寻到一定的历史印记,无不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9.
20.
文化与心理--研究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对当今研究文化与心理关系问题的启示在于:坚持唯物的辨证方法论是研究文化与心理关系问题的基础;创造性地以符号为中介,以符号作为高级心理机能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基础,使文化与心理之间有了联系的桥梁;“实验发生法”为当今实验的生态有效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强调从文化的维度来解释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为心理学的后现代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