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传统中国历史思想中的"时间"与"超时间"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文化中,“时间”铭记刻画了人所身处之境况、时势的脉动以及历史中的个人的种种表现,绝非只是对自然事件的机械式载录而已。在传统中国历史思维之中,以永恒典律(如“道”、“理”)或不朽范型(如尧、舜、三代)为标竿,而尝试去存留、体现的实践过程,构成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具体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于领悟历史上存在过的典范,并将这些典范接引、召唤至人们所生存的时代,也因此中国文化中的“时间”概念寓涵了某种的“超时间”特质:中国人对过往历史的学习,其实只是掌握“超时间”的基点,其究极目的在于将典律范型落实于当代时空之中。中国人所认知的“时间”概念与人文关怀紧密相系;历史上的“时代”就是“时间”的会串、整合与界分;所谓“超时间”乃是从各时代中提炼出的典律范型;而经由人们的描摹叙述,“时间”会经由口语及交书而被转化成“历史”。抽象的“超时间”概念实取自“时间”,俯瞰着“时间”的流转,并且贯穿了整部“历史”的发展。本文先论述中国人文主义具有强烈的“天人合一”特质,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政治取向,一切思想都落实到当下即是的人生与现实。人与自然、超自然的关系在传统中国仍被统纳入“人事”的范畴。本文第一节论证中国史学体现:中国历史意识中,“时间”与“超时间”有其错综复杂的关系:“时间”将确切发生的一桩桩事件织结成全幅的网络,而“超时间”是从网络中凝塑出来的中心意义。第二节论证“时间”如何汇淬成“超时间”,而第三节分析“超时间”必须以“时间”为基础始可形成,最后一节则对中国历史思维的特质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72.
"诚信"问题的文化比较思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吕方 《学海》2002,(4):28-30
在阐释中国古代典籍的“诚信”词语和文化涵义的基础上 ,本文通过对“诚信”的文化比较的解读 ,指出中国当代的诚信危机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认为 ,应该通过文化表征物的改造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以修宪、文化教育和政府的表率楷模作用来解决当前中国的诚信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973.
试论科学精神不足历史原因对中医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官本位”(仕途 )思想根深蒂固于人们的头脑中我国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儒家思想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首要 ,“治国平天下”对知识分子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因此要“学而优则仕”。读了书 ,就要出来做官。结合这一思想 ,科举制度在中国盛行了千余年。对知识分子来说 ,出仕是惟一正途 ,而其他则被视为旁门左道 ,所学的东西都统一在四书五经范围内。“治人”为本 ,“治物”为末 ;“重道轻器”轻视自然科学技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 ,中国的整个精神文化形态是受这种学术范式所规定和制约的。又由于这样一种学术…  相似文献   
974.
“物自身”是康德哲学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与中心概念,也是牟宗三后期哲学即道德的形上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牟宗三把“物自身”诠释为一个具有价值意味的概念,是在对康德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比较与会通的过程中完成的。这项诠释既是历史的诠释也是创造的诠释,开启了从价值论的形上学的视角审视与诠释康德哲学的新路。无论是对于康德或者牟宗三来说,伦理学也只是透视与契近物自身的一个支点。因此,物自身作为一个价值界域具有比伦理学更为广泛与丰富的意义。对康德来说,其终极的指向是一个宗教的界域;对牟宗三而言,其终极的指向则是一个价值论的形上学的界域,即一个“无执的存有论” 的界域。  相似文献   
975.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化心理学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心理学创建之初。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其真正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该文分析了文化心理学兴起的背景,并阐述了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76.
管晏相齐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仲和晏婴都是齐国历史上著名的国相 ,同时也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政坛风云人物。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管仲和晏婴的专门研究比较多 ,专著、论文层出不穷 ,但从总体上对他们进行的比较性研究的成果较为罕见。不揣浅陋 ,试述个人一孔之见如下 :  一、时代背景之比较管仲生活在春秋初期 ,此时 ,周天子的统治日渐衰微 ,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宗主的地位和权力 ,以宗法从属关系形成的统一纽带逐渐废弛 ,周王室差不多已经可以和一个小诸侯国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了。与此同时 ,由于各诸侯国的长期独立竞相发展 ,各自都具有了比较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相似文献   
977.
道教审美文化的历史、特色及将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道教文艺为代表的道教审美文化 ,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条独特的分支 ,曾经对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道教文学源远流长 ,道教艺术别具特色 ,道教美学思想富于民族特色。进入新世纪 ,怎样研究和引导道教审美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有利于抵制邪教 ,也应提上文化发展的日程。  相似文献   
978.
风险偏爱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等级排序的方法 ,60名被试分别在大、小两种恒定的期望值条件下 ,对不同风险来源和不同风险水平的抽彩方案进行偏爱排序 ,以此来检验组合理论有关风险偏爱模式的假设。结果发现 :( 1 )被试的风险偏爱模式以单峰模式为主 ;( 2 )期望值的大小和不同的风险来源对偏爱模式没有显著影响。通过与美国研究者的结果比较发现 ,中美被试对于固定收益、中等风险和高风险评为最不偏爱的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79.
从大埔民俗看道教在客家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上 ,道教在粤东梅州客家地区的影响 ,远不止只有一间赞化宫那么简单。在此选取大埔县为例 ,从笔者在该县收集到的第一手民俗语言资料中 ,或可窥见一斑。大埔县隶属于梅州市 ,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 ,人称“山中山”。人口约 5 0万 ,几乎全为汉族 ,讲纯客家方言。据史载 ,大埔县在东晋时称义招县 ,隋大业三年改为万川县。唐时并入海阳县(今潮安县 ) ,至明成化十四年归属饶平县。明嘉靖五年 (15 2 6 ) ,分饶平县的清远、恋州二都重置县 ,定名大埔至今。大埔县对道教的记载 ,仅见于明嘉靖三十六年 (15 5 7)《大埔县志》卷四《宫室志·寺观》…  相似文献   
980.
重阳成道宫是全真教主王重阳修炼成道的地方 ,位于陕西省户县城西 2 0里的祖庵镇。距今已有 84 0年的历史。王重阳名 ,字知明 ,号重阳子。咸阳大魏村人 ,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 (1112 ) ,其家为当地富豪 ,家业丰厚 ,自幼享受荣华 ,弱冠到长安读书。年轻时“任气好侠”、“少私寡欲” ,常“以粟贷贫人 ,惠之者半”。直到 33岁 ,仍功名无成 ,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 ,开始贪食耽睡 ,借酒浇愁 ,放浪于形骸之外。金正隆四年 (115 9) ,王重阳 4 8岁 ,传说这一年 6月 ,他在甘河镇的甘河桥上 ,遇二仙点化 ,从此出家入道。王重阳在《遇仙》一诗中写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