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66篇
  791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835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613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张振国 《中国宗教》2006,(10):36-36
湖北省道教协会的任宗权道长是位全真道士。最近他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了《道教章表符印文化研究》一书,将近30万言,据说用了10年的时间搜集资料。我见到了他的书,似乎见到了他的人:一袭道装,洋溢着书生气,浑身充满着道悉。修道之人潜心于伏案写作,耐得住寂寞,并将搜集和整理道教资料作为修道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52.
153.
《中国宗教》2006,(5):62-62
胡诚林在2006年第2期《中国道教》上发表文章《试谈道教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认为,大力弘扬无为之德,倡导“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内涵,是当代道教济世利人、服务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途径与内容之一。无为是有为的基础和前提,“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无为到有为的认知和选择层面。要想有作为、作为好,必须“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弘扬、倡导道教“无为之德”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清心寡欲、为而不争、谦让奉献的无为境界,能引导人心向善,  相似文献   
154.
155.
156.
157.
暮春时节,已过清明的上海仍有些许寒意。位于浦东新区长柳路的廿一文化空间,正在举办一场名为“涅槃春意”的艺术画展和分享会。画面中,纯白底色上画出了无数粉绿的小格子,粉绿块状与白色空格形成了抽象基底;另一个是以灰色颜料画出的底面,通过色彩和线条横斜的局部构图,一尊卧佛身居其中。画展的创作者,叫胡军军。  相似文献   
158.
相乐 《佛教文化》2018,(4):78-83
宏玉法师说:“佛教的教育主张一种‘菩萨’精神,即所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要将僧众培养成为爱国爱教,能够弘扬佛教传统文化,遵守寺院的规则,走向世界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9.
《佛教文化》2018,(3):121-121
近日,历时三年编辑而成的《王孺童集》,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集共十八卷,收录了著名学者王孺童先生亲自编定的,从1988年至今所撰写的文章、诗词、著作等,总计七百五十万字。  相似文献   
160.
论"兽下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作为"天使"与"禽兽"的杂合物,其道德并非总是处于高于动物的,它有时甚至处于禽兽不如的"兽下境界".人是自由的存在物,人的自由给人以广阔的从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人以广阔的从恶发展空间,自由是人走向"兽下境界"的通道;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既可能因利用文化而高于动物,也可能因利用文化而禽兽不如,"兽下境界"的形成正是人通过文化工具而对恶的张扬."兽下境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构成法制社会的深刻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