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燕良轼 《心理学报》2001,34(5):78-83
能够代表汉代200余年历史进程的性习心理思想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淮南子》的“循天返朴说”、董仲舒的“性待教为善说”和王充的“性有善恶,教可异化说”。这些观点不仅在当时能够集时代之大成,就是今天,对现代心理学研究仍有启发和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2.
胡发贵 《学海》2001,(3):52-55
彰扬天理、抑制人欲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态度,其内容不仅是对清贫而理性的人生的颂扬,更有着极为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也透现出其一贯的兼济天下的政治关切;其"格正君心"的理论旨趣,既源于对中国古代社会深刻体认,也对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所衍生的人文情怀和批判意识,积淀为社会的良知,并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3.
论网络学术期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涛 《学海》2001,(6):195-199
本文对学术期刊上网与网络学术期刊作出了严格的区分.认为学术期刊上网基于"转化"的思路,未能充分有效利用因特网的诸多特性,只能是过渡性的;网络学术期刊则实现了载体的革命,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以后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简要分析了网络学术期刊的结构与特性,探讨了我国目前发展网络学术期刊所面临的障碍与对策,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4.
走出形上学的迷失而进行形上学的重建,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哲思的主题.自上一个世纪的上半叶,冯友兰先生就率先创造性地运用了西方的逻辑分析法,建立了一个纯形式的形上学体系--新理学,超越了中国传统哲学没有形式化系统的形上学的局限,提高了中国传统形上学的空灵性、抽象性、范畴化、概念化和系统化的程度.但是他的这种新理学也存在着内在的紧张、脱节与失序;因此如何克服和超越这些历史限制,这是他留给我们的历史课题.他的新理学之"由正入负"的方法论取向,确为中国现代形上学的新开展开辟了新方向,因此我们可以由"照着讲",而"接着讲",进而在现代逻辑、现代哲学和生活世界的三项互动的场域及其变动中,实现中国现代形上学的名与象、智与仁、思与诗、形式与内容、德性与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使中国哲学成为世界哲学之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125.
弗雷格和达米特从说者视角出发,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容器和交流的工具,因而思想是静态的。戴维森则从听者视角主张:思想作为一种倾向性的语言,乃是解释者赋予说者的命题态度内容,因而思想是动态的。据此我们进一步论证:思想是解释者在交流过程中与说者所共同建构的东西,而不是说者在说话之前的现成之物;思想不是解释者的意见,也不单是说者的意图,而是话语自身的意义;思想是说者与解释者在话语交流的互动过程中一个逐步完成的过程。说者的话语与解释者赋予说者的思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调整、相互促进的反思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6.
叶莱 《佛教文化》2011,(4):112-113
“真相”是个闪耀着理性光芒的词汇,对万事万物真相的探寻引领我们从远古走向现代,从蒙昧步入文明,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 真相,现代汉语解释为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但在中国古代,“真相”是个多义词,根据其词义的来龙去脉,大体可分为本土和外来两条线索。  相似文献   
127.
<正>一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有较为丰富的关于文明的论述,这些论述内在地形成了他们的唯物主义文明观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一词的使用情况以及相关表述来看,其中有一个潜在的思想逻辑,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8.
张克宾 《周易研究》2012,(6):94+1+97
<正>2012年11月9日至13日,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台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和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联合主办,两岸易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一百余人济济一堂,共襄盛举。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在刘大钧教授的率领下一行八人参加了会议,取得圆  相似文献   
129.
<正>一、历史唯物主义"改变世界"之维及其根据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7页)任何一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都内在地包含着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理论追求,但是只有马克思把"改变世界"作为哲学的主题,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使命。而且,这个"改变世界"之维不是在一般认识论意义上讨论"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0.
回溯历史,儒学的每一次重大转型与发展都与其遭遇的困境以及所处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五四"时期儒学批判话语的历史情境下,"儒学与现代性"关系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视和需要认真回答的历史性课题。一、"五四"运动下的儒学危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日加剧以及中国自身政治统治的没落,传统儒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机。传统士大夫们所尊奉的孔门圣教在西学的逼近之下也呈现出持久的紧张与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