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历史上,佛教僧团管理在凝聚僧众信仰、促进佛教健康传承发展、协调与世俗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佛教早期,僧伽是比较松散的组织,僧团管理主要依靠佛陀说法、戒律以及师徒的联系来维系;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最初完全依古印度佛教的戒律,至道安提出《僧尼轨范》,由此开启了中国佛教僧团管理的新篇章。而作为佛教中国化典型体现的禅宗,其僧团管理无疑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2.
正佛塔起源于印度,最初建塔主要用于埋藏、供奉佛陀和高僧的舍利,形制也比较单一。后随佛教的发展、东传,为中国建筑所采用,经过古代匠师的不断创造和印度佛教文化的持续传播和影响,发展成为包括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亭阁式塔、花塔、过街塔、经幢式塔等在内的十几种形式[1]。金刚宝座塔也是随印度佛教文化的传  相似文献   
123.
2004年12月7日,我与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代表团一行10人,应邀前往南亚的人口大国印度访问,并在班加罗尔市一所著名的美术学院举行了“中国五台山佛教艺术摄影展”开幕式。12月8日下午3点(当地时间)多,我们到了新德里,这里比我国晚两个半小时,气温比上海略热些。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  相似文献   
124.
朱感恩 《天风》2003,(11):20-21
印度修女德兰是世界上获得各种重要奖项最多的人之一,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她是一个矮小瘦弱的人,腰弯背驼,浑身疾病,却被称为“印度之星”、“慈悲天使”,她的爱心行动给予数百万陷于痛苦和绝望中的人以喜乐和希望,她的一生使世界多了一点爱,多了一点光。  相似文献   
125.
王孺童 《法音》2012,(8):25-37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作为佛教界的圣物,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佛教信徒的崇拜敬奉,故有必要将佛顶骨之传承作一梳理,以正源流。一、顶骨殊胜无颏释迦牟尼佛逝世火化后所遗留之顶骨,之所以殊胜无比,除了释迦牟尼佛作为佛教创始人的身份外,其应化人间所示现出来的生理构造,也与普通凡人不同。根据佛教经论记载,佛因前世累劫修行之功德,致使今生成就之时,具备三十二大丈夫相与八十种随形好。所谓"相",指显露在外比较易于被看到之形相。所谓"好",指隐藏于内比较难于  相似文献   
126.
整理说明:汤用彤对印度哲学研究的贡献突出地体现于他的汉文史料整编工作。印度古代哲学相当丰富,但资料多散失。佛教传入中国后译经注疏不断,多达数万卷。从中甄选各类印度哲学史料如大海捞针,但汤用彤留学归国后就开始致力于这项繁杂的梳理工作。1954年中风初愈后仍坚持不辍,作  相似文献   
127.
整理说明:汤用彤的学术成就以印度哲学和佛教史成果最为突出,并籍此确立了他在国际学界的崇高地位。汤用彤的印度哲学研究是其中国佛教史研究的准备工作,对于他的全部研究具有基础性的关键作用。他不把佛教看作孤立的文化现象,故而在治中国佛教史之前,先研究印度佛教和印度哲学史。  相似文献   
128.
成和 《佛教文化》2016,(4):34-41
七年前,已获得中国佛学院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五年的体恒法师踏上了佛教故乡——印度这片神圣的土地,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29.
金申 《佛教文化》1995,(3):38-40
佛教故乡在印度。 古往今来,为了回到自己精神的“故乡”,有多少高僧大德为寻求佛法,不惜捐躯殒命,渡流沙、攀雪山、吃尽非人力所能承受之苦而最终到达目的。中国佛史上的朱士行、法显、慧超、玄奘只不过是这西行求法志士中的佼佼者而已,那些中途受阻未能成行或中途舍身者又知有多少呢?还有众多的到达西方的求法者因种种原因而于佛史上不彰,就更不知几何了。  相似文献   
130.
哲学家冯友兰与梁漱溟是好朋友。当年,梁漱溟给他讲过《印度哲学》。梁漱溟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后,在美留学的冯友兰给梁漱溟写了一封三千字的信,提出自己的意见。梁漱溟很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