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象数作为易学的生命之源,本身蕴藏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含义。本文从对象数学的重新审视出 发,通过把易象还原为原本的区别性特征,阐发阴阳变易与境域生成的关系。揭示象数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12.
朱熹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周易》经传的考察,主张《易》本是卜筮之书,虽然是古调重弹,但其中又别具新思。朱熹此举并非止于揭示一个历史事实,一方面认为圣人作《易》教民卜筮,乃是传授给民众一个开物成务、为善去恶的实践方法;另一方面则由卜筮之特点而进入到《易》文本的意义表达方式之中,提出《易》是个空底物事的精妙论断,深入发掘《易》的象语言之特质,并在卜筮的语境中昭示出象数与义理的原发性关系。更为深刻的是,朱熹论证指出,作为卜筮之书《易》的终极意义来源和价值根基乃是作为宇宙本体的自然之理。  相似文献   
113.
张涛 《周易研究》2006,(1):39-45
作为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钱大昕博通群经,邃于经义,兼擅众长,在易学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他对汉代象数易学、宋代“图”“书”易学以及清代的易学著述等都做过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见解,体现了象数、义理并重的治《易》倾向。在这一过程中,他充分发挥文献考证的优势和特点,同时又注意借助《周易》和易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我们研究中国易学史,应该重视钱大昕的易学成就。  相似文献   
114.
帛书《易经》卦爻辞有大量与通行本相异的文字,需要考释。本文仅以通行本之"惕"字为例,论证帛书本异字"氵易"(即《小畜·六四》"血去惕出"的"惕"字,帛书写作"氵易"字)是""字之别写,而""通"",""的古体为"",故可校"惕"字为""字之误或原本相通。同时,帛书《乾·九三》"夕(残字)若厉"的"",讼卦卦辞"洫宁"的"洫",《·九二》"亻易号"的"亻易";通行本《师·九二》"王三锡命"的"锡",《涣·上九》"血去逖出"的"逖"字等,都得到相应的校释。  相似文献   
115.
朱熹从探究《易》之本义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邵雍的先天象数学,提出了《周易》本来是卜筮之书的思想,主张“三圣易”和经传相分,探析了河图、洛书及其关系,进而对伏羲画卦的内在机制以及大衍之数五十的来源做了阐释,从而不仅为象数易学增添了新内容,而且为学人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易》方法。  相似文献   
116.
张强 《学海》2001,(1):103-109
道有着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老子生活时代,道从德中分离出来,成为探讨宇宙本体的哲学范畴.为解析道的内涵和外延,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命题,在这一命题中,老子除了讲解道与自然的关系外,还讲述了天、地、人与自然的关系.道是万物的本根,老子在表述"道之为物"时特意提出了"象",并试图从物象入手来解释世界的模式及变化."大象无形"阐释着宇宙的发生与"象"之间的关系,它体现着老子以"象"追究宇宙发生论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17.
郭峰 《美与时代》2016,(9):30-31
水墨人物写生中,在研究造型、锤炼笔墨、以形写神的基础上,对其"意"的探寻尤为重要,要发挥意象思维,从眼中之象到笔底之象形成笔墨转换,表现出意中之象,追求象外之意。  相似文献   
118.
对王弼解《易》的传统理解,学者多认为是"扫象"说。结合王弼《周易略例》和《周易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种看法明显偏颇。诚然,在解《易》的方法上,王弼主张"得意忘象",但他在解《易》过程中意在强调"象"的工具性和"意"的目的性。王弼此种解《易》路数并未"尽黜象数"。实际上,王弼对汉代以来之象数既有所扫,又有所保留。与其说王弼解《易》是"尽黜象数",不如说是"扫象阐理"。王弼"得意忘象"这一解《易》方法,开启了中国传统哲学对经典的解读思路,不但开义理解《易》之先河,也发宋明义理易学之先声。本文通过分析王弼解《易》的这一方法论内容与特点,进一步揭示其在中国哲学史与易学史上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9.
自然数码奇象记忆跟踪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洪礼 《心理科学》2007,30(3):693-697
作者1985年创造自然数码奇象记忆“数序形象挂钩法”,用300位圆周率数字做了19年跟踪实验,结果与艾宾浩斯曲线大不相同:1、运用此法记忆顺序很强、数量很大、很难记住的材料,快速高效,能扫除前摄和倒摄干扰,能使识记很快通过短时记忆而快速顺利地进入长时记忆,能倒顺背诵和随点随背,在识记后开初遗忘极少极慢,在间隔5年内的12次检查中,遗忘很少很慢,保持率多次接近100%,在此后十四年内的六次检查中,依然出现遗忘很少很慢的显著效果。2、艾宾浩斯曲线应界定为机械记忆保持曲线和原本的机械记忆遗忘规律;作者19年保持曲线是自然数码奇象记忆保持曲线。3、33岁左右至52岁左右可能是奇象记忆能力较强且平稳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0.
To grasp the trut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 we need to uncover the long obscured “xiang” 象 (image) thinking, which has long been overshadowed by Occidentalism. “xiang thinking”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thought of human beings. The logic of linguistics all comes from “xiang thinking”. Through conceptual thinking, people can understand Western classics on metaphysics, yet they may not completely understand the various schools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ays of thinking originated in the difference of the basic views developed in the “Axial period”. Since Aristotle, Western metaphysical ideas have all been manifested in substantiality, objectivity, and being ready-made, whereas Chinese Taiji, Dao, Xin-xing, and Zen were manifested in the non-substantiality, non-objectivity, and non-ready-made-ness of a dynamic whole. To grasp substance, rational and logical thinking such as definition, judgment, and reasoning is necessary. On the other hand, to grasp Taiji, Dao, etc., which is a dynamic whole or non-substances, “xiang thinking”, which is related to perception and rich in poetic association, is essential. History has taught us a lesson, i.e., when we opened the window to logical thought, we closed that of “xiang thinking”. We should remember the words of Xu Guangqi, i.e., “To mingle harmoniously and understand thoroughly so as to excel”. Translated by Zhang Lin from Hebei xuekan 河北学刊 (Hebei Academic Journal), 2007, (5): 2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