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今晨让我们听主耶稣对我们每个人说:“我必帮助你。”“帮助你”,在我——你的神,实在是一件小事。你想想我已经为你所作的,还会不帮助你吗?我曾用自己的血把你买了来。为什么会不帮助你呢?我曾为你死,我曾为你完成了更大的事,还不为你作这小事,帮助你吗?  相似文献   
62.
吴兆祥 《天风》1994,(5):5-6
读经:路加福音 15:11—32 浪子离开父家,在外任意挥霍浪费。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这是必然的结果。任何一个人如不勤勉劳作,只是一味地吃喝宴乐,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必然坐吃山空,穷困潦倒的。 耶稣所说这个浪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终于“醒悟”并决心“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了。“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可以想象。  相似文献   
63.
《群书治要》与《说郛》所录《鬻子》,分别为今存《鬻子》传本中最早的选本与全本。通过对两种文本的交叉阅读,可知今本《鬻子》亦存在诸多不当之处。今以《道藏》所收《鬻子》为底本,参校《群书治要》、《说郛》所收《鬻子》,必定对《鬻子》文本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4.
传统的对“感物言志说”的诠释只满足于揭示其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满足于描述现象,而忘记了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在“感物”之后必“言志”,为什么又在“言志”时必然要诉诸歌与诗?揭示“感物言志说”中所包含的“物→心→诗”的这一活生生的过程的同时,对“感物言志说”进行一番全新的诠释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5.
艮斋田愚代表了朝鲜王朝末期儒者抗争外来殖民文化,保存传统文化的努力。他的思想以朱子学为主,兼综畿湖学派,创造了“性师心弟”、“性尊心卑”等学说;他的性理学着重在坚守传统伦理,为民族国家奠立社会基础;发挥东方学术的宗教意味,为士人安身立命寻找理论基石;坚持义利之辨,反对新学的功利主义。晚年特重修持实践,诠释传统礼仪,阐扬宗法文化,为保存传统文化作了最后的抗争。  相似文献   
66.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子实(马坚教授的别号)归真已经十周年了。我,他的老同学,一直忘不了他在五十七年前,病中写给我的这两句话。1931年9月初,包括子实在内的“中国第一届留埃学生团”的行期已经确定,子实忽然在故乡沙甸病倒了。他怕错过行期,失去良机而心焦如焚。  相似文献   
67.
一、问题的提出学习中国哲学史,文王演《周易》是无法绕过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对文王演《周易》的理解,可谓以讹传讹,积谬成说。自古及今,虽不乏学者考稽辨误,但此问题现在仍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根据目前所见资料,文王演《周易》是否史有其事,我们既无法证实也无  相似文献   
68.
读《易》解卦,古称难题。只要运用古人“《易》无达占”原则,难题可望迎刃而解。本文对于古代文史资料中有关的读《易》释卦事例,进行了翔实的考察,并分类归纳,为七类十式,作了初步探索。作者又以现代思维视野,阐述了“《易》无达占”原则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残灯 《天风》1994,(1):10-11
神爱我们,藉着圣经告诉我们,他有许多要赐给我们的恩惠,而且还常常在说到这些恩惠时,加上一个“必”字。“必得”、“必蒙”、“必要”、“必然”、“必指引”、“必成全”、“必保守”、“必欢呼”……所有这些“必”,都是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地对我们讲的。我每逢读到这些“必”字,一缕感恩深情不期油然而生。我清晰地听见圣灵对我说:“神的儿子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70.
六朝时期,江南地区"浑天说"理论十分流行,这一学说对久居江南的道徒葛洪深有影响。葛洪在《枕中书》中对"浑天说"思想以及与浑天思想密切相关的"盘古神话"进行改造塑形,构建出以"元始天王"作为主神的神学宇宙论,以区别于传统天师道的"太上老君"主神,这一融合改造过程在扩大葛氏道派社会影响的同时,也凸显了地域、家学、师承在宗派整合过程中的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