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科学的无神论者与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控制人的虚幻观念作对,但他从不敌视人,恰恰相反,正因为他热爱人,才敢于用行动坚定地反对反对人的观念。千百年来,人们被自己制造的虚幻枷锁禁锢得太厉害了,有时甚至不忍目睹。人的思维需要更为清新的风;人的行动需要打破枷锁的自由、广阔与光明。事实上,这股"清新的风"已经吹了数千年,但很多人似乎一直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思,或者思而无果。我们愿与正直的人们一起为减少人的迷信与怯弱,增加人的自信、力量与荣光尽绵薄之力。在这个新辟的栏目中,我们将系统地介绍西方文明发展中的无神论思想及其对宗教的关系,以助于我们全面审视西方文化,评析其精华和糟粕。  相似文献   
142.
“养生”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涵,从其养生观念可以关联到庄子哲学的整个体系。庄子哲学的出发点与儒、墨、法等家不同,并不注重对于现实社会问题尤其是所谓国家大事的探讨,他主张生命与生活是大事。庄子玄虚论道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论人之生,故而在《庄子》中提出诸如“活身”“全形”“尊生”“卫生”“达生”等一系列养生命题。庄子谈养生最根本的立足点在于他把人视作自然界一物,《秋水》篇言:“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只不过是万物之一。四海之内,在天地之间只算得一粟,而天地在宇宙之中又犹如薒米,在这薒米之上有万物,人是…  相似文献   
143.
儒家“孝”观念的原始意义及其近代以来的多重命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自然性的血缘情感关系的儒家“孝”观念,近代以来先后遭受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宗教批判、五四运动的文化批判以及五四之后历年战争、革命、运动与晚近的改革开放之社会批判。而剥离、卸载传统“孝”观念的刚性意识形态等因素的额外负担,凸显其原始意义并进行适当的现代性诠释与定位,儒家“孝”观念在塑化个人情感、培养道德意识、复兴儒学资源、稳定家庭基础、缓解社会问题等方面,对于推进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44.
医疗安全:观念更新与措施的革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医疗安全方面,中国和目前医疗安全领域内先进的国家之间有较大差距。这个差距首先表现在对待医疗安全的观念上,其次是在不同的观念引导下,应对的具体措施差异更加显著。因此,是到了我国在医疗安全问题上进行观念的更新和措施的革命的时候了。通过对一些新的相关信息的分析,引进新的观念和措施,希望可以对国内医疗安全领域的观念的更新与措施的革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当下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提出"博物情怀"应该成为医学家职业素养的基调.传统的博物情怀是一种人文情愫的熏陶教化,既有百科知识的杂合贯通,也有"亲近自然"、"师法自然"、"博物-格物-析物-惜物"等一系列观念养成.现代意识的博物观念是自然科学重归自然,与自然和解的精神路径,以便建立"人的科学"与"自然的科学"的必然联系,作为职业境界升华的共识,博物学情怀有助于发现医学的美学意义、社会责任,改造当下刻板的技术人格,重新获得技术与人性的平衡与张力.  相似文献   
146.
假想的道德两难情境下小学儿童对说谎或说真话的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根跃  王玲凤 《心理科学》2006,29(5):1049-1052
研究探讨了294名7、9、11岁的小学儿童在道德两难情境下对说谎或说真话的道德行为抉择。结果表明,在个人谎故事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说真话;在集体谎故事条件下,11岁儿童比7岁、9岁儿童更倾向于选择说谎。7岁儿童已具有初步的集体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的集体观念日趋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更多地从诚实、为集体或为个人等多个方面来陈述说谎或说真话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7.
戴惠 《学海》2008,1(3):179-184
苏曼殊及其小说创作是从旧文学向新文学演变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中间物".苏曼殊从翻译走向小说创作,他的译作带着"小说界革命"所倡导的政治小说的特点而小说创作"六记"全是爱情小说.这既与他的生活体验有关,也与那个时代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特别是小说观念的发展有关.苏曼殊的爱情小说(六记)是他的独特个性的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开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先河.苏曼殊的爱情小说表现了新的恋爱观,表现了对个性解放,个人意志自由的追求.这与"五四"文学革命的精神,特别是"人的文学"的倡导是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48.
神庙、会馆和宗祠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演剧场所,它们的类型、功能、演剧活动以及信仰民俗已得到前人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我们在研究以上几个方面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中国古代神庙、会馆和宗祠的美学文化内涵.中国古代神庙、会馆和宗祠体现了中国人宇宙时空观念和尚中意识,以及"礼乐相济"的传统,而且这些建筑兼顾了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9.
圣凯 《宗教学研究》2008,50(1):80-90
摄论学派对<华严经>的研究,是以昙迁为中心人物而展开.智俨的师承:杜顺、达法师、法常、灵辨、静琳、智正,后四位皆曾受教于昙迁,都具有融合<摄论>与<华严经>的学风.昙迁<亡是非论>阐明"亡是非"、"无心"与"性起"观念中的"离相"、"不起"等观念相合,所以能够"顺性起".智俨是针对<瑜伽论>、<成唯识论>为三乘始教,而强调<摄论>为三乘终教;但是,他又将<摄论>置于"从始入终"的位置,唯识学经过<摄论>的中介作用,最后进入<地论>、<起信论>的终教.法藏通过接受摄论学派的"三无性同一无性",而提出"三性一际",最后归入<起信论>的如来藏缘起,建立了"法界缘起".  相似文献   
150.
The view of language is greatly changed from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to later modern philosophy and to postmodern philosophy. The linguistic question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Linguistic phenomena are not at the center of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The subject of consciousness is at the center of the philosophy, which makes language serve purely as an instrument for representing thoughts. Locke, Leibniz and Descartes consider language from a representationalist point of view. To them, language itself is idealized and represents thought as if it were thought representing itself. Like the structural linguist Saussure, the founders of phenomenology and analytical philosophy give much attention to the logical or static structure of language, and stick up for the representationalism of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However, their successors refuse to accept this attitude, meaning the final collapse of representationalism. Translated by Cui Zengbao and Yang Dachun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 2007, (8): 62–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