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病人对病情的理解和对医疗信息的记忆能力是医生影响病人就医的基础.耐心的积极教育是病人自愿同意推荐诊疗计划的必须.在协商时尊重病人和知晓病人的期盼对医生如何影响病人的就医行为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2.
2011年5月28-29日,清华大学哲学系在清华园举办了一次题为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高端对话的学术会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大  相似文献   
133.
当代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文化多元,宗教也多元.这种多元,还在变化之中.可以说世界上每日都会冒出新的宗教,有些宗教也会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既是多元,就要寻求共处之道.历史上曾有过一教攻入而使其他消灭的情形.然而这种做法越来越无效,越来越不合时宜.经验证明,各宗教只有和谐相处,才能不至于在无谓的争斗中消耗自己,也只有和谐相处,才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才有可能实践对信众的承诺.宗教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创造条件走向人类长期憧憬的太平世界、实践其大同理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4.
金秋时节,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和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对于增进中美教会互信与友谊,探索两国在宗教方面交流与对话的新机制,推动中美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两项活动得到中美相关方面的高度评价。此次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筹措已久,堪称首创,书写了中美基督教交流与对话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5.
常江 《道德与文明》2011,(4):155-158
2011年5月28-29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举办的"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高端学术对话"在清华紫光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道德资本问题、自然价值及  相似文献   
136.
刘建明 《学海》2011,(6):101-105
在当下中国现代化和世俗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有效地化解因各种日益凸显的深层次社会利益矛盾等相互牴的因素而引发的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是我们必须破解的一个时代命题。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实践经验表明,一套成熟的、制度化的协商机制是有效化解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关节点。应从建构合理有效的利益协商机制,培育公民精神;积极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壮大,拓展公民协商的场域;建构有效的话语机制等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7.
智冠 《法音》2006,(5):10-11
中国自古有句古话叫“苏杭熟,天下足”,不仅如此,还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传。我想这就足以说明杭州和苏州以及舟山等地在中国是人们向往和生活的好地方。当然,在中国佛教界,在杭州有灵隐寺、宁波有天童寺和阿育王寺,特别在舟山有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的普陀山,尤其是因为洛迦普陀山的法雨寺、普济寺、慧济寺这些名刹的存在,也表示浙江所处的重要位置。在这样山清水秀和历史悠久的浙江省杭州和舟山举行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我仅代表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表示衷心祝贺,也为筹办本次活动辛劳的各位同仁表示问候,同时更加感谢邀请我们韩国佛教…  相似文献   
138.
《天风》2002,(1):35-35
五届耶儒对话国际会议召开由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届耶儒对话国际会议”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崇基神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在以往数届的儒家与基督教对活会议的基础上,再次为儒家和基督教对话相关学科的学者提供论坛。来自中国大陆、新加坡及香港本地的学者就“生命与伦理”展开了对话。  相似文献   
139.
改刊伊始 ,我们隆重推出“中西哲学对话园地” ,旨在刊发中国当代杰出学者在研究外国哲学过程中得出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毋庸赘言 ,“对话”的基础和前提是扎实的学养功底、敏锐的学术眼光 ,和敢于与西方有关思想家“对阵”的勇气 ;这些成果所代表的是作者本人的立场、观点、取向和风采 ,并不表达本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我们惟一的希望是 ,这种以“海纳百川”和“宁缺勿滥”为宗旨的举措 ,能够有助于本栏目、乃至本刊真正成为国内治外国哲学的研究界和读书界同仁弥足珍贵的公共理论空间。另外 ,本栏目也和其他栏目一样 ,在著译体例和编辑体例方面有所变化 ,敬请来稿者多加留意  相似文献   
140.
中西美学的会通要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柯平 《学海》2001,(1):51-56
滥觞于20世纪初的中国近现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译介的支撑下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此过程中,主要呈现出跨文化的因借互动关系,以及学理、思维和概念层面上的会通整合等特点.从历史与现实语境来考量追求创新和超越的中国美学走向,跨文化美学研究不失其为必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在相关的方法论和学理规范方面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