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海德格尔指出:“无”乃是最广泛、最深刻、最原始的问题,是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传统形而上学只知问“有”而不知问“无”,而海氏认为只有在“无”中,存在者之可敞开状态才是可能的。中国古代的老子对有与无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老子的学说对海德格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海氏关于“无”的论说是在老子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2.
见闻 《法音》2009,(8):29-32,33-35
7月21日上午,美国宗教联合代表团先遣工作团一行四人访问中国佛教协会,访问团团长就中国的宗教状况与学诚法师进行了探讨与交流。7月23日上午,新加坡驻华使馆一位工作人员专程到中国佛教协会,就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对学诚法师进行了专访。两次对话交流的主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3.
陈志华 《天风》2013,(11):53-53
“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是一句基督徒耳熟能详的经文,常在信仰生活或日常对话中被引用。这句经文在福音书中出现了四次,《马太福音》19章30节和《马可福音》10章3i节经文是:“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  相似文献   
124.
杜维明是公认的现代新儒家的第三代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多年来一直以发掘儒家传统、实现儒学创新和当代发展为志业。他所提出的"儒学的第三期发展"论说,对探讨儒学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实现与当代社会的互动发展具有启发意义。本文对"儒学的第三期发展"的缘起、主旨及其学术前景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前辈和同仁。  相似文献   
125.
自从人类开始使用机械设备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和实践以来,“人一机”模型(即人机系统)就一直存在着。长期以来,这种人机系统中人与机器的联系是单方向的,即要么是人适应机器的操作程序,要么改善机器的操作程序来适应人在操作上的需要。然而,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到上个世纪中后期,特别是后期,以计算机和电信技术为依托的网络的出现和普及,这种人与机器的单向性特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上网使人们有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和形式。上网这种“人一机”形式改变了以往那种“人一机”模型的单向性,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机互动模型,即双向性的对话形式。说它是一种“对话”模型,是因为人们可以在网上工作、学习、沟通、娱乐和交谈等,宛如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谈话一般。笔者正是试图从上网这种人机互动性入手,从科技史的发展背景下分析网上生活的本质——“人一机对话”模型(这也是本文提出的新的视角和观点),分析“人一机对话”模型中“对话”的实质,以及进一步阐述这种“人一机对话”模型中的知觉系统和虚拟现实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6.
分析的哲学与对话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了解一位哲学教授究竟偏爱分析哲学还是大陆哲学,最容易的方法是看看他书架上的图书杂志。如果他有相当多的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著作以及关于他们的著作,而没有戴维森和罗尔斯的书,那他也许情愿被描绘成偏爱大陆哲学的,至少不愿意被说成是偏爱分析哲学的。如果他的书桌上堆满了写有大量标记的抽印本,都是选自《哲学杂志》、《哲学季刊》和《哲学评论》等期刊的文章,那么他便可以被当作分析哲学家的典型。  相似文献   
127.
马丁·布伯在当代语境中开创了一套对话哲学,这是值得高度重视和隆重纪念的。对话哲学强调人之作为实践存在优先于人之作为认知主体,强调第二人称的优先性,即我-你关系优先于我-它关系。这是富于洞察力和感召力的哲学遗产,尽管布伯仍未能将这种对话哲学发展为具有当代意义的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128.
东亚儒学与东亚儒者的经典意识密切相关且互为因果,它既立基于经典文本之上,又因对经典文本的诠释而存在与发展。从文本视域看,儒家经典作为儒家思想的意义源发地,有着向着现在言说的"同时性",它能够被带入现时代并在当下视域中开放自身意义的多样性诠释。从诠释者视域看,东亚儒者对儒家经典进行阐释的诠释学处境,建立起儒家经典与东亚儒者之间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对话关系,在一问一答的逻辑中,让潜藏在经典中的真理进入诠释者不断更新的前理解结构,进入现代意识,并与现代意识一起构成新的意义统一体,走向未来。东亚儒学的经典意识具有这样的诠释学效应:东亚儒学经典诠释的任务不是去追溯儒家经典的原意和阐论解经者在经典诠释上表现出来的主体性,而是要在一种开放的诠释学处境中建立诠释者与经典之间视域融合的意义联系方式,追求相互理解、达成共识性意义诠释之主体间性效果。就此而言,东亚儒学倾向于把理解变成自我理解,满足解经者生命意义的自我确认以及经典与解经主体相互承认双重目标,从而将自身解释为一种基于经典与诠释对话关系而动态演进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29.
民国时期,历史积淀深厚的南京是全国伊斯兰教中心之一。鼎盛时.全市共有穆斯林近6万人,市郊共清真寺50余座,达浦生、马品三、梁子修、方竹如等阿訇、经师辈出,伍特公、哈少夫、蒋国榜等各界人士声名远扬。南京部分回族穆斯林发挥善于经商的传统,把握时机,在古玩玉器业、炒货业、餐饮业、茶社业、牛羊肉业等传统行当中,取得了较快发展。不少人还投身民族工商业、金融业,成为全国著名的实业家、民族资本家。  相似文献   
130.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是重要、关键的一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如何利用好“一带一路”上的文化遗产,繁衍文化产业的内涵,对民心相通非常关键。其中,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一个重要平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中国西南部,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德宏的东部、东北部与保山市的龙陵、腾冲相邻,南部、西部和西北部都与缅甸接壤,德宏州除梁河县外其他县市都有国境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