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玉历至宝钞》:究系谁家之善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历至宝钞>是中国民间流传很广的一部劝善经文,被中外学者普遍视为民众道教的经典.本文考订认为,第一,在目前通行的两个版本(<藏外道书>本和[台湾]瑞成书局本)中,<藏外道书>本或更接近宋刻原本;第二,此经或非一次编成,天圣八年淡痴仅只完成了其核心部分,后由勿迷复作增补,绍圣五年(1098)最后定稿,建炎四年(1130)刊印传世;第三,该经编撰者既是僧人,其编撰理念亦来自佛教,主要应是佛教思想运动的产物;第四,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劝善运动似乎只是道教之事.观照该经情形,佛教亦积极参与了此一运动,其起步时间与影响均不逊于道教.  相似文献   
72.
沃建中  李峰  张宏 《心理科学》2004,27(1):26-30
本研究选取5~10岁的儿童被试144名,使用不同的加法问题测查策略的优越性以及儿童策略选择的个体差异。结果发现:1、在解决加法问题中,各种策略使用率存在显著差异。五岁到七岁儿童计算简单加法问题时使用提取策略,从大数开始数策略和凑十策略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优于其它策略。2、五岁到六岁儿童使用策略的反应时个体差异不显著,但优生和中等生使用的策略种类明显比差生多;七岁到十岁儿童的策略选择个体差异也不显著,但优生使用提取策略和凑十策略的反应时明显要低于差生。  相似文献   
73.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止观修习的重要方法,其在不同的所观境中呈现出不同的运用逻辑,在观阴界入等境中侧重强调十法圆备的整体运用,在观病患境、禅定境中则强调重重抉择的逻辑。十法俱备的整体运用是智顗建构十乘观法的理论初衷,而重重抉择、弃用是随行人根性与所观境不同于实际修习中灵活运用。两种不同的运用逻辑实际是理论建构、重为初心和证悟为要、灵活抉择的差别。  相似文献   
74.
《易经》原为占卜断事之用,孔子依据对《易经》的深刻体验,与其后继者共同创作了《十翼》,转占卜为天道、接通天道与人道,形成了涵括天地人的中国生命哲学.借助于整体生命哲学的体系和方法,可以发现,孔子和他的后继者一方面灌溉了蕴藏于原始《易经》卦爻辞中的生命哲学的种子,而使之萌芽.另一方面,用一个道贯串了天地人.天道创生,地道养生,人道则接续生生之德,助天地化育,彰显开物、成务、立德之用.以等边三角形结构表示,三者互相含摄、相互影响,成为一个整体的生命.  相似文献   
75.
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等多个权威组织主持的“第八届(2011)中外避暑旅游口碑金榜”在香港正式发布,世界遗产地山西五台山再次荣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这是自2008年以来,五台山连续4年获此美誉。  相似文献   
76.
李小荣 《法音》2002,(1):32-40
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支,是随佛教东传而产生的,是中印文化交流的结晶。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近二十年来,引起了音乐史界的高度重视,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田青犤1犦、王小盾犤2犦、胡耀犤3犦等,便是其中的代表。不过,与密教史的研究相对薄弱一样,涉足密教音乐,尤其是汉传密教音乐的人,据笔者浅陋所见,则几乎没有。兹据阅藏所得文献,对《陀罗尼集经》的清乐问题略作考辨,谨盼引起学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一阿地瞿多(Atikuta)译《陀罗尼集经》卷十二中两次提到了在密教供养法事中用了清乐。其一云:次清乐两…  相似文献   
77.
张磊 《管子学刊》2007,(1):107-110
上海博物馆竹书《内豊》具有非常宝贵的文献价值,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关于《内豊》篇,整理者对竹简的编联可取。《内豊》附简文意体现了“中庸”的思想,值得重视。以《内豊》为参照可以看出,《大戴礼记》“曾子十篇”当与曾子及其门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爻"字臆说     
本文对《周易》中的"爻"字作诠释。作者认为"爻"字是由两直线相交的"十"字,作旋转成"×"后,撤捺而成的。对此,作者考察了"爻"字的生成及"爻"字与"十"、"爻"字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求证了传统对"爻"的本义的界定:"爻,效也","爻,交也"。最后,文章由"爻"之本义论及"卦"之形成。  相似文献   
79.
吕澂  肖永明 《世界哲学》2009,(6):146-154
印度乃一语文极端复杂之国家,佛于彼土行化,信众日增,地域渐广,因语文之复杂,则传习理解,难期一致。故后来分部之众,与语文繁杂,应相关联。小乘分部原因,现存异说甚多。佛灭后大事,无过于结集,百余年之大事,则第二次结集也。第一结集,意在经纬佛教,令法久住。二次则因争论后集会,故分裂事必出于二次结集,南传固有明文,北传亦谓因争五事而集。南北说似相去甚远,实皆说佛灭后第二结集,僧众因争律而分裂也。再析其异,二次结集,南传设十非法,北传议五事,此不同者一。南传云会众七百,主其事者东西两方八上座,北传云三比丘、四众,此不同者二。于此异点,能得其解,部裂之真,即可灼见。今试由语文求其说,则知南北所传,实指一事,皆由对律解释不同而启分裂之端也。  相似文献   
80.
李小平  张庆林 《心理学报》2008,40(5):507-515
首先简要阐述了中国一古老推理问题——十文钱问题的学术价值,然后在研究1中通过调查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问题应该属于典型的推理错觉问题,且其错觉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运用单式记账方式进行推理的结果;研究2和研究3分别通过口语报告法和实验法获得了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但同时也发现记账方式问题可能也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其中财会事项发生的顺序所形成的循环结构可能也是问题困难原因之一,这一假设在研究4中得到了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