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莛庭医学文存》已于2006年12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黄莛庭教授是我国外科学界知名的专家,从事医、教、研工作逾半个世纪,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特别是一贯注意读书,勤于思考,精心总结,笔耕不辍,发表文章累累。多年来,所研究的问题不仅仅限于外科专业,而是涉及到医学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理论医学。本书所收集的文章,除了外科临床论著或实验研究论文以外,只要是作者亲自执笔,在期刊正式发表的,能够代表作者本人的认识、观点、水平的有关外科学的文章,不论字数多少,层次高低,题材格式如何,包括理论医学、医学基本问题,乃至涉及方方面面的按语、序言、述评、杂文等,  相似文献   
22.
汉画像石中有关蟾蜍的题材比较特殊,蟾蜍常口含仙草,或捣制仙药,或与西王母、嫦娥相伴,这些画面蕴涵着较深的文化意蕴:反映了古老的蟾蜍及蛙崇拜,揭示远古时期对女性的生殖崇拜心理.反映了战国秦汉时期的羽化升仙思想及人们对仙药的渴求.中医针灸类书<黄帝虾蟆经>,其书名及书中的针灸随月避忌之法,体现了蟾蜍为月精观念对医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道教医学与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和哲学思想紧密联系,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传统养生文化。其养生方法简便易行,直到现在仍不失其可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24.
科学证据不仅在司法审判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科研成果的评价中也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在审判和科研成果评估中,对“科学是什么”这样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科学哲学问题,历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美国止吐药本涤汀前后历时20年的审判历程,突出科学哲学在医药审判实践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5.
当代医药文化是科技、经济与人文一体的复杂系统,其伦理精神应当集焦点于人,以实现医药科技为人的基本价值和目的;伦理精神是医药文化内在制度的核心,医药行业的良好秩序依赖于伦理精神及基于它的合理制度。在“现代性”的背景下,面临被“解构”的医药文化伦理精神建构更应侧重伦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度与德性共行,共同促进我国当代医药文化伦理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26.
由陕西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民委、省卫生厅、省伊斯兰教协会及中华医学陕西分会联合举办的“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1日至13日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陕西、北京、甘肃、宁夏等地的110位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7.
微语录     
正不要嫉妒别人得到的比你多,因为别人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加倍努力。人生,必须要有一开始的苦心经营,才会有最好的不期而遇。不要埋怨别人让你失望了,怪你自己期望太多。给时间一点时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希望是成功的原料,它可以转变成信心,再变成决心,最后付出行动。希望来自你的梦想,它从想象中萌芽,从而让你的世界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美丽。有了希望,就有可能有了目标,  相似文献   
28.
谭静芝 《天风》2013,(4):40-41
神啊,求你将判断的权柄赐给王,将公义赐给王的儿子。 他要按公义审判你的民,按公平审判你的困苦人。 大山小山都要因公义使民得享平安。 他必为民中的困苦人伸冤,拯救穷乏之辈,压碎那欺压人的。  相似文献   
29.
峨眉山因独特的自然环境而与佛教、医药联系密切,文献中多有记载。峨眉山历代佛教祖师中,有释宝彖、无暇、月潭、太虚、仁恒等涉医祖师,他们或以精湛的医术疗治僧俗病人,或把医药文化与峨眉普贤道场建设相结合,在塑造并传扬峨嵋"普贤精神"的同时,也塑造、传播了中华医德文化,推动了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0.
2011年10月的小悦悦事件与四年前彭宇案的报道,媒体的道德诉求本来同是倡导见义勇为,可结果非但没能引导人们向善,反而对当事人权益、媒体信誉、社会道德和国家形象造成令人痛心的侵害.细究其因,发现是议题建构导向偏差、“媒体审判”伤情害理和传播方式操之失当导致的事与愿违,诉求方式丧失道德价值而走向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