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医药回扣是最大的医患利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医患利益冲突如何影响医生的临床决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处理医患利益冲突。医患利益冲突影响医生临床决策有两个环节,其一是影响其专业判断,其二是影响其医疗决定。医药回扣具备商业贿赂的典型特征。医药回扣是最大的医患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42.
不可轻视医药贿赂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药贿赂问题相继发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一方面,这种现象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医药购销秩序,导致假药、伪劣器械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损害群众的身心健康。从医药分家、健全法制以及行业自身建设方面提出治理医药贿赂的对策。  相似文献   
43.
通过探索壮医药的起源,论述壮医药教育的主要形式,提出现代壮医药教育的创立,不仅改变壮医药以口耳相传的传统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传承壮族传统文化、发展壮族优秀文化、促进壮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44.
随着心理无意识研究在记忆、学习和思维等领域的兴起,内隐时间认知也逐步成为时间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探究内隐时间认知的四种方法:分离范式、序列学习范式、表征动量范式和计时分布相关范式,指出内隐时间认知实验范式在无意识时间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也是有相当前景的。  相似文献   
45.
指出了医药行业对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忽视,分析了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医药行业发展中的对应要求,强调了医药行业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并从医药行业作为社会事业的角度,提出了树立企业公民意识对提升医药事业发展境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6.
采用点探测研究范式,对高分离个体和低分离个体在两种呈现时间500ms和1500ms条件下,随机呈现创伤性图片和中性图片,进行点探测反应,考察创伤性分离个体的注意加工特点.结果表明,高分离个体在500ms呈现时间条件下对创伤性图片的反应时间显著快于低分离个体对创伤图片刺激的反应时间,而在1500ms呈现时间条件下则显著慢于低分离个体.表明创伤性高分离个体的注意加工符合警戒-回避的时程性模式:开始时对创伤性刺激是一种保护性的警戒反应;在随后刺激的呈现时间增加时,回避对创伤相关信息的进一步编码和精细加工,出现有意遗忘,体现在提取和回忆上的减弱,我们称之为回避加工.  相似文献   
47.
分离效应(the disjunction effect)是指:当决策者知道事件E会发生,他会采取行动A;当知道事件E不会发生,他仍会采取行动A;而当不知道事件E是否会发生的情况下,他会拒绝行动A。这一现象违背了理性决策理论的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对分离效应的解释主要有基于理由的假设、思维惰性假设和齐当别模型。分离效应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应该采用何种实验设计来进行研究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umann对事件分离情境和事件非分离情境的区分,为进一步研究分离效应指明了新的方向。理解分离效应及其成因有利于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相似文献   
48.
如果先呈现若干分心物,然后添加靶子与其他分心物,那么就会改善搜索——预搜索效应。对于过滤分心物的潜在机制,研究者相继提出了主动抑制说、突然呈现说与时间分离说等理论。这些理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能解释一些特定的实验现象,但任何单一机制都无法解释所有的实验现象。文章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整合已有的实验现象与理论,系统考察旧客体与新客体的作用,重点整合抑制说与突现说,它们可能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  相似文献   
49.
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家庭研究和治疗领域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心理分离的研究。心理分离即个体与家庭在心理上的分离并形成个体化的程度。文章从心理分离的界定、心理分离的理论背景(Mahler发展阶段理论、Bowen家庭系统理论)、心理分离的测量方法、心理分离研究现状这几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做了简要评述,最后阐述了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对我国家庭研究与治疗的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
刘岩  苏彦捷  徐国庆 《心理学报》2005,37(5):590-597
脑成像研究表明,准确的知晓感(FOK)可以分为知道感和不知道感,两者可能依赖不同的大脑机制实现。该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检验了线索和靶子的频率对FOK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并在行为水平上考察了“知道感和不知道感可能通过不同的认知过程来实现”的假设。实验一表明:靶子字的频率对FOK判断的准确性有影响,即靶子为低频字时,FOK判断的准确性降低;同时,线索和靶子的字频对知道感和不知道感判断的等级没有影响。实验二显示:线索熟悉性只影响准确的不知道感判断等级,而靶项目强度只影响准确的知道感判断等级,即产生了非交叉的双重分离。综上,我们发现了靶子的字频对FOK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并从行为实验的角度证实,知道感和不知道感依赖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