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社会转型期医疗纠纷复杂程度增加,医疗纠纷的特殊性和轰动性使其成为新闻热点而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媒体有失公正的报道加深了患者及受众对医方的不信任感,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加剧。媒体客观的报道有利于医患矛盾的调和,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入手,探讨媒体理性报道对医患矛盾的调和作用。  相似文献   
42.
我国医患关系由“互信、尊重、理解、接受”变化到近年来的多元化.“互信、尊重、理解、接受”依然是我国医患关系的主流,但亦出现了“猜疑、轻视、迷茫、否认”等现象.通过对近年来的不和谐医患关系现象的分析描述,可知不和谐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为医学科学技术处于发展阶段的必然,我国卫生法制的相对滞后,国人固有的思维定势和科学知识思想的博弈.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医患博弈日益激烈.患者为确保在博弈中的最大收益,往往会选择“托人看病”策略.就“托人看病”现象产生的原因、理论基础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托人看病”现象是对健康公平的挑战,医疗秩序的失范和医患关系的异化,揭示了“托人看病”是医患博弈的非理性策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扼制.  相似文献   
44.
廉,在古汉语中的本义是指"堂之边"或"厅堂上方有棱角的横梁"。《仪礼.乡饮酒礼》曰:"设席于堂廉,东上。"郑玄注曰:"侧边曰廉"。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肯定了"廉"为"堂之边"或"厅堂上方有棱角的横梁"之说法。其中曰:"堂之边曰廉"、"堂边皆如其高"、"廉远地则堂高,廉近地则堂卑"、"堂边有隅有棱,故曰廉"。又曰:"廉之言敛也"、"廉,隅也;又曰廉,棱也。引申之为  相似文献   
45.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主要被人们看作是扭曲地反映社会现实或者利益关系的思想体系,或者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体系。然而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还会融入人们的实际生活,物化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一种思想体系或者价值观只有物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它才真正地发挥作用。研究意识形态就必须研究它如何物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它的这种社会功能可以  相似文献   
46.
论政治美德     
人们都期望政治行为主体能够具有政治美德,但是政治美德的性质必须在政治关系的真实结构的基础上加以考察.从交换正义而非分配正义入手,我们就能发现政治的本源现象是正规的、公共的强制力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考察政治的积极作用.所以政治美德首先在于能够尊重并保卫人们通过放弃原初的任性自由而获得的法定权利和自由,进一步就是能够为发挥人们的创造力、追求自己的好生活观念提供广阔空间.在政治生活中,公民们自我反思、自制、彼此尊重、宽容,并在公共辩论中以理服人、以理服己,构成了政治美德的基本内容,它们需要靠政治制度的引导才有望达到兴盛,但绝非强制所能奏效.  相似文献   
47.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El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48.
宗教关系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主要包括各宗教内部诸要素以及不同教派组织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以及宗教与社会各方面之间等多种关系。宗教关系的基础是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及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关键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全面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关系,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9.
<正>5月28日,山东招远几名"全能神"信徒,在大庭广众之间公然杀害一位素不相识的女性。他们的暴行再次激起人们对邪教的强烈愤慨和高度关注,而凶手被捕后披露于世的诸如"信神不怕法律""见了母亲也会杀她"等言词,更令一般人在受到巨大震动的同时感到匪夷所思。这种以所谓"神"的名义大开杀戒的恐怖行为,一段时间以来却并不罕见。不久前发生的打着"圣战"旗号戕害各族平民的系列暴力事件,以及因为某个"法王"的蛊惑而在特定地域多次出现的  相似文献   
50.
王刚 《四川心理科学》2014,(12):163-16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的重要起点。它把价值判断和文化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不仅对社会行动者的行动动因解释更加全面深入,而且对于描述和分析宏观层次上的集体行为和长期选择也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还把微朋层次的个人选择与宏观层次的集体和社会选择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分析范式。本文主要是对社会资本进行介绍,然后理清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