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西北道教的历史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早期的道教正式形成于今天西北境内,而且近世道教的主要宗派也源于西北,即便是在整个道教衰微的近现代,西北道教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由于我国道教研究起步比较晚,虽然目前海内外道教学术研究日渐兴盛,但区域道教史研究仍然为薄弱环节,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92.
<正>王常月(?—1680),号昆阳子,原名平,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全真道龙门派第七代律师。他在清初所进行的公开传戒活动,是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确立的全真道开坛传戒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清嘉庆年间道士闵一得所著《金盖心灯》中,称王常月为"我朝高士第一流人物"。①道光年间大臣完颜麟庆为北京白云观所撰《重修宗师庑记》,则谓王常月确乎又一长春(即丘处机),宜昔门下多贤也"。②王常月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初真戒》③和  相似文献   
393.
儒秘同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与秘 ,今天看来似乎并无多少关联 ,因此 ,能够将二者放在一起予以历史的考察 ,并认定它们同宗同祖、同源分流 ,目前还不多见。本文提出“儒秘同源”说 ,具体考察了巫史传统哺育下的儒与秘 ,列举出了“儒秘同源”说的基本根据 ,认为两者同出于“巫史传统” ,它们既是巫史传统的直接产儿 ,更是其最大、最得力的体现者。正因为二者“同源共生” ,彼此间具有天然的“血缘”相似性 ,有一种被社会学家称作是“角色关系”的关系 ,所以儒与秘经常处于亦儒亦秘的角色互换之中  相似文献   
394.
正日本学者对中国道教的研究起步较早、成绩卓著,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汉学界对道教的重视和研究达到高潮,涌现出一批杰出学者,出版了大批学术专著,提出不少创新性见解,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小林正美教授就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一位学者。小林教授出生于1943年,1980年开始从事道教研究,1989年提交博士论文《东晋、南朝时期葛氏道和天师道的研究》并通过答辩、获得学位,其后以《六朝道  相似文献   
395.
1993年秋,人民中国出版社向社会推出了一本关于道教思想史论方面的新著——《中国重玄学》(作者卢国龙)。“重玄学”,这是个使一般读者感到陌生的学派名称;即使是研究哲学思想史及道教史的学术界,曾有所涉猎、关注及此的人,恐怕也为数不多;至于对它有深研、卓识的人,便更为寥寥了。然而,它确是哲学思想史上被忽略了的一个环节,是道教思想上被忽略了的一个重要思想学派。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