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小虎队解散以后,“乖乖虎”苏有朋并没有偃旗息鼓,他心里有一个强烈的想法,那就是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也让自己突破白面书生形象。他将此作为回报父母的最好方式,以感谢两位老人这些年对自己默默的支持。  相似文献   
282.
当今世界,建筑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美学现象,也是人类文化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用建筑理论和空间原理来分析建筑都比较片面,不能完全地阐释建筑内涵与外延的双重意义,无法概括建筑的所有特征,因为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还是一种带有信息的媒介,具有符号的意义,并且表达了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符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3.
色彩是一切视觉艺术中的核心元素,不仅呈现出作品的外貌,更蕴含着作品的内涵和灵魂。动画中的色彩遵循一般的创作规则更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通过对色彩的分析并结合经典案例总结其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研究应用的方法与规律,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动画创作。  相似文献   
284.
董婧 《美与时代》2013,(3):50-52
杨家埠年画童子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杨家埠年画艺术特点的极好诠释,充分表现了杨家埠年画的朴实大方、憨厚纯净,具有很浓厚的乡土气息,展现了农民的简单而又至真、至善、至美的纯真性格。这不仅仅与中国年文化的深厚影响有关,而且也与人们朴实的民俗心理有关,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发展的憧憬。  相似文献   
285.
鲍瑾 《美与时代》2013,(3):47-49
美国当代人类学者路易莎·沙因的"内部东方主义(internal orientalism)"这一说法提出之后,便引发了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广泛讨论,而正如路易莎所言,这一话题本是可以,更是值得争论的。通过对历史上汉族典籍对苗族文化形象的描述和思考,可以发现,汉族通过对"异族"形象进行想象与建构,以确认自己身份,取得自我认同的做法是自古就有的。而在当代社会,由于社会经济以及科技  相似文献   
286.
胡畅平 《美与时代》2014,(11):109-109
动画只是一种载体,承载着作者所蕴含的智慧和观点。由于各种原因,国产动画和日美动画的叙事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两者在表达方式上的普遍性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优秀的手法,从而运用到动画制作当中。  相似文献   
287.
盖琛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07-107
金庸的小说是中国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在金庸的笔下塑造了各种形形色色人物形象,其中郭靖和杨过这两个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郭靖和杨过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不仅仅是生活经历的缘故,更是蕴含着儒家和道’家两种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88.
劳里 《佛教文化》1996,(2):21-21
那已是五十余年前的事了,上海曾经拍过一部《观世音》的B影。影片是根据小说《观音得道》(又名《大香山》)改编的。小说出自传说《汝州志》。说的是有个妙庄王之三女妙善公主得道成观者的故事。当时我还是个孩子,但至今印象很深。我记得观音是张翠红演的,扮妙庄王的演员是王元龙。由于电影形象的作用,很长时期我脑子里的观音总离不开张翠红的扮相!这部小说没有经卷的依据。内容并非事实,观点也不够正确,在观音感通录等佛教书发中均没有登载。但由于这个传说有人物、有情节、有头、有尾,以致于六十年代香港邵氏公司又以它为依据推…  相似文献   
289.
290.
王艾明 《天风》2009,(1):21-23
无论从怎样的视角审视今日基督教在中国的现状并预测其发展的未来,我们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基本的发问,即何谓教会的形象?或者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教会是怎样的一种形象?我们也许会非常容易地解释中国教会所持有的爱国爱教的政治立场和荣神益人的神学理念,但是,在回答中国教会在公民社会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的时候,我们就很有可能采取经验式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