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7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为探讨压力事件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以及网络使用动机和网络使用强度在其中的作用,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网络使用动机量表,网络使用强度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武汉市内两所中学的91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压力事件与网络使用动机、网络使用强度和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 (2)压力事件正向预测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使用强度,网络使用动机正向预测网络使用强度,网络使用强度正向预测抑郁; (3)网络使用动机中,社会补偿动机正向预测抑郁,而好友联系动机与休闲娱乐动机负向预测抑郁; (4)压力事件通过网络使用动机和网络使用强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抑郁。研究结果强调压力事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还可以通过网络使用动机和网络使用强度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  相似文献   
232.
目的:探讨内群体认同在群际接触对外群体信任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内群体认同量表、群际接触量表和外群体信任量表,对57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SPSS13.0、Amo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群体认同作为中介变量,群体接触通过内群体认同对外群体信任的具有稳定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233.
李锐  田晓明 《心理学报》2014,46(11):1719-1733
采用214份主管-下属配对调查数据, 考察了威权领导这一华人企业组织中特有的领导方式对下属前瞻行为的影响, 尤其是检验了下属对领导者信任的中介作用与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传统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下属的前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2)对领导者的信任在威权领导与下属前瞻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3)下属权威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信任和前瞻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均具有显著的弱化效应, 并且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完全中介了威权领导与下属权威主义取向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前瞻行为的影响; (4)下属集体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34.
以39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4×2的混合设计考察了主题情境(内容和风险等级)和信任特质对大学生信任圈规模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主题情境的内容对信任圈的规模和成分均有影响,在借钱情境下的信任圈规模显著大于分享负面信息情境,且两者的信任对象排序也有所不同;(2)随着主题情境的风险等级提高,两种情境下的信任圈规模均减少,但借钱情境下的信任圈规模减少更多,四种风险下信任圈成分无显著变化;(3)信任特质对两种主题情境下的大学生信任圈规模均有显著影响,高信任的被试信任圈规模较大,但对信任圈成分无显著影响;(4)信任圈成分总体呈现出亲人、熟人和陌生人的差序格局。  相似文献   
235.
张璇  伍麟 《心理科学》2013,36(6):1333-1338
上世纪90年代研究者开始研究信任的“不对称性原则”,即失去信任比得到信任容易。十余年来,不同研究者从信息类型、灾害类型以及先前态度等方面对信任的“不对称性原则”展开了继续探索,认为信任的“不对称性原则”是有条件的。另有一部分研究者直接从信任的结构对“不对称性原则”进行了反驳,认为信任应该包括社会信任和信心,社会信任基于共享的价值观,是对称的;信心基于客观的行为标准,是不对称的。信任研究应该针对社会信任这一维度。之所以会出现“不对称”或“对称”的矛盾,主要是由于信任结构的不一致。前者将信任看成是一维的,而后者认为信任是二维的。这就推动了信任的理论结构探索和启发式研究。通过对信任机制的研究,风险管理者和专家能够在实际的风险管理中制定相应的提高公众信任的措施,推动科技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提升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36.
研究以混合物分类为实验任务,探讨在面对口语和文字两种信息时,4~6岁中国幼儿的信任特点,在信任任务之后的即时和延时两个时间点上考察幼儿对所信任信息的运用,以及分析阅读水平对幼儿信息信任和运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4~6岁中国幼儿对不同类型信息都表现出高度信任,相较于口语信息,阅读水平高的幼儿表现出对文字信息的信任偏好;(2)幼儿在后续任务中较少运用所信任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运用的口语信息持续减少,但文字信息的运用呈现先降后升的特点;(3)阅读水平在不同时间点上影响幼儿对所信任信息的运用,阅读水平低的幼儿在短时间内更多地运用口语信息,而阅读水平高的幼儿在更长时间里显著更多地使用文字信息。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究文字意识对幼儿文字信息信任和后续运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7.
以348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 运用《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教师自我决定动机问卷》与《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探讨了自我决定动机在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 (1) 中小学教师自我报告的工作干扰家庭水平高于家庭干扰工作水平;(2)家庭干扰工作、工作干扰家庭与自我决定动机、职业倦怠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自我决定动机在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效应显著, 具体为在家庭干扰工作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在工作干扰家庭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38.
靳宇倡  王冠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647-1657
道德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具有道德意义和行为的内在动因。在解释道德动机的各种理论中, 道德动机模型(Model of Moral Motive, MMM)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理论。该模型透过一个新颖的视角, 强调趋避两种动机调节方式在自我、他人和群体背景下产生的道德动机。通过对MMM模型综合性的分析, 并且横向比较了道德基础理论(MFT)和行为/结果双系统模型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道德理论, 挖掘出了MMM模型的比较优势, 如强调利他、聚焦于自我的道德动机、群体道德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等。由于MMM模型是基于西方道德观提出的, 未来的研究重点应着重于西方道德动机的心理与脑机制与国人的异同以及文化差异对道德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9.
信心与信任     
梁林天慧 《天风》2010,(3):45-46
<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微妙,据精神分析学家艾瑞克森(ErikErikson)提出的理论,人在成长的每一阶段都要建立对人的信任,0至6个月大的婴孩若定时获得食物供应、清洁、与人交流,便会对周围的环境存着信任,这有助于他们日后的成长。  相似文献   
240.
创造力研究的新领域:合作创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力研究已经从重视个体创造力逐渐走向重视具有复杂互动功能的合作创造力。本文首先论述了合作创造力研究的产生及特点,然后总结了合作创造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个体与群体同一性、个体与群体动机以及有助于创造的个体及环境因素,并指出合作创造力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应在重视合作创造过程与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建构系统的合作创造力理论,同时注重研究合作创造力的支持环境与支持技术,并且发展出合作创造力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