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922篇
  236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张静  田录梅  张文新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1991-2000
社会能力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经典的研究问题,但是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概念和理论模型.总结以往的有关研究,可以归纳出社会能力概念的几个取向,如技能取向、结果取向、综合取向等.在这些概念取向尤其是综合取向的指导之下,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如成分模型、过程模型和棱柱模型等.该文对这些概念取向和理论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尝试提出了社会能力的整合观点,但关于社会能力的概念和理论模型尚需进一步完善,其文化差异问题也尚需未来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792.
793.
鲁艳桦  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2042-2051
同化模型是一个有关心理治疗改变过程的理论构想。它融合了多家理论观点, 形成一个用于解释心理治疗一般改变过程的整合性框架。依据此模型, 针对治疗改变过程提出八个可以预期的发展阶段。一系列有关同化模型的研究已经对模型及其发展序列进行了验证, 并提供了实证性的支持。同时发现不同疗法的同化过程模式存在差异; 不同疗法对处于不同同化阶段的当事人具有不同的效果。在研究主题的细化方面, 已有研究开展了同化阶段的标识研究、同化阶段的子阶段研究; 并拓展向不同障碍类型、不同治疗方法的当事人, 以及新的研究领域(如药物治疗, 移民丧失)。在未来的研究中, 可以进行跨文化的研究来对此模型进行验证, 也可以对模型有关治疗改变线性过程的潜在假设进行验证, 或针对声音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94.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的来源、理论假设和在美国与欧洲(个人主义文化)、东亚(集体主义文化)样本中的实证研究。SCM假设:(1)用热情和能力区分不同群体的刻板印象;(2)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是混合的;(3)高社会地位群体被刻板为具有高能力,竞争性群体被刻板为缺乏热情;(4)刻板印象中存在参照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抑。在比较和评价SCM与其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刻板印象内容研究进一步细化和扩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95.
近些年来,国外许多心理学家致力于将基础的人格理论和人格障碍研究相结合的工作,其中将五因素模型引入人格障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主要总结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将五因素模型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干预的可能性,最后讨论了未来人格障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96.
视觉搜索过程中的眼跳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视觉搜索过程中的眼跳及其时间进程、神经机制及相关的理论与模型等方面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内外源性眼跳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对眼运动记忆、返回抑制及眼跳时间进程的研究尚存在分歧。关于眼跳的神经机制,额叶眼动区与上丘分别被认为是眼跳的关键区与指令发出者。尽管不同的眼跳理论与模型对眼跳现象给出了各自的解释,但都不尽完善,尚需对这些理论进行整合或者提出新的解释模型。文章还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7.
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式的研究:起源、发展和整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对抑郁易感性的研究,已经成为探寻抑郁心理病理的一个热点。文章介绍了抑郁易感性应激模型的相关定义、起源、及主要特点。介绍了在当代具有代表性的3个理论:(1)Abramson的抑郁无望理论;(2)Beck的认知易感理论;(3)双信息过程理论。尤其对抑郁认知易感性因素本身的起源、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述。最后,介绍了整合的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98.
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代表了人类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在过去的40年里,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经历了:研究对象从人工材料走向真实生活,理论观点从分离走向协同,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学习和记忆过程的模拟等。它不仅对学习和记忆本身的心理机制得到了更多的理解,而且还为整个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具体表现为多重记忆的划分、无意识研究的异军突起、研究方法的突破扩展和交叉学科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799.
态度测量主要应用两种模型:累进型与展开型。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针对累进型模型。文章在回顾累进型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最为前沿的一种新的态度测量模型———二值概率展开模型,并详细阐述了该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800.
在青少年人格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中,引人注目的有两个重要理论模型:Blatt的“人际关系与自我定义”模型以及Deci和Ryan提出的“心理需要与动机”模型。2003年以来,Shahar和Henrich等人又在对这两个模型的整合研究基础之上提出和完善了“以动机为中介”的人格发展模型,其理论上传承发展和方法上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新进展进行梳理,并作出相应的评价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