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Pessoa L, Ungerleider L G. Neural Correlates ofChange Detection and Change Blindness in aWorking Memory Task. Cerebral Cortex, 2004,14:511-520  相似文献   
62.
动态视觉加工与儿童汉字阅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使用视觉阈限测验、图片命名、字形相似性判断实验和语音意识等测验 ,考察了小学五年级儿童视觉加工技能与汉字阅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动态视觉加工与图片命名错误率、字形判断反应时和错误率、语音意识均有显著相关 ,静态视觉加工只与图片命名错误率相关显著 ;控制识字量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 ,动态视觉加工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不变 ,静态视觉加工与图片命名错误率的相关不再显著 ;回归分析发现动态视觉加工在识字量和语音意识的影响控制后 ,能够分别解释阅读流畅性、字形判断反应时和图片命名错误率 7%、2 5 %和 5 6 %的变化 ;语音意识能够解释识字量和阅读流畅性 9%和 10 %的变化 ;对差读者的动态视觉加工和语音意识分析发现 ,儿童在这两种测验上的个体差异很大。上述结果表明 ,阅读过程受基本知觉技能影响 ,动态视觉加工作用于汉字阅读的特定过程。  相似文献   
63.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科生命教育课堂的重要体现方式,而学生小组课堂互动打造了教学因素之间的多维立体的交流与互动的空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人本之间有了面对面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碰撞。互动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把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化为师生平等的交流对话:把单一、平面的教学方式转化成多维、立体的教学空间。互动带来了思维的进发;带来了思维的碰撞;带来了思维的动态生成。它使课堂有了动感,有了生成,有了创新,使新课程改革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4.
利用ERP技术对16名被试在不同注意负荷下对动态表情识别的脑时程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N170成分不受注意负荷和表情效价影响;低注意负荷条件下动态表情加工早期负性表情诱发的EPN成分(early posterior negativity)显著大于中性、正性表情,后期高级分析阶段正、负性表情均诱发明显的LPP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s),且负性较正性表情诱发更大的LPP成分;而在高注意负荷条件下并未发现表情识别诱发明显的EPN或LPP成分。这些结果说明,动态表情识别明显受到注意资源调节,只有在注意资源不断增加时表情加工才会出现注意偏向效应,尤以负性表情的加工优势最为凸显且持久,正性表情相对微弱和短暂。  相似文献   
65.
笑容是人类最普遍、最频繁的表情。人类进化出伪装笑容的能力,也拥有部分识别伪装的能力。在表情的表达与识别上,动态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笑容表达的动态特征可能为区分真伪笑容提供重要的信息,所以我们拟借助近年发展的计算机视觉的特征提取技术,系统地量化分析真伪笑容的动态特征(时长、方向、速度、流畅性、运动对称性、不同部位同步性、头动模式等),考察笑容在不同伪装方式及不同情境下的区别与一致性,深入理解人类笑容表达的特点。另一方面,通过探索有效动态特征与正确识别率的关系,检验知觉-注意假说,了解真伪笑容的识别特点及研究识别机制。通过比较动态真伪笑容的表达特点与识别特点,进一步理解人类表情信号编码与解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李稚  朱春红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9):1561-1575
随着互联网飞跃发展, 弹幕视频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用户与视频交互方式具有新特性, 如用户情感表达实时动态性、情感分布多峰性。同时, 新特性也给实际研究工作带来挑战, 如用户画像刻画难度增大, 视频推荐和广告推送所需精度提高。现有研究尚未对弹幕视频的新特性进行深入分析, 也没有充分挖掘其本身所蕴含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利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系统动力学方法, 结合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交叉前沿知识, 从数据驱动角度对弹幕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 深度挖掘视频大数据潜在的商业价值。重点研究弹幕与视频双模态融合的情感识别方法; 构建带有用户情感特征的动态用户画像, 并建立基于用户画像的网络视频粘性营销机制; 分析用户情感与视频广告插播方式的相关性, 提出视频广告动态插播策略。丰富现有研究的同时, 为网络视频企业准确定位与分析用户需求, 创建高品质的智能营销平台供理论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7.
基于物体的注意已得到许多静态物体实验的证实, 然而, 对注意分配如何受动态物体影响的研究较少, 存在提示物体假设和动态更新假设两种观点。提示物体假设认为基于物体的注意由最初的物体决定, 而动态更新假设则认为由变化之后的物体决定。动态物体的注意研究还发现了即时物体效应, 即注意基于新物体进行。对于物体变化时注意究竟基于旧物体还是新物体, 新旧物体的相对物体表征强度在其中起决定作用; 当提示物体表征较强时表现为提示物体(即旧物体)决定注意分配, 而当即时物体表征较强时表现为即时物体(即新物体)决定注意分配。相对物体表征强度的概念对理解物体动态变化情况下基于物体的注意的分配以及解决相关理论之冲突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许剑峰 《美与时代》2013,(6):112-115
融合对象是影视及游戏创作者将各种现实或者非现实的造型元素进行混合创作出的视觉对象。对融合对象的各种元素需要动态表现的属性进行分析和提炼,找出融合要素之中可能存在的共同点和平顺转化的切入点是极其重要的。同时还要善于利用融合对象之外的元素去帮助实现其动态表现,从而增强动态表现的识别度与效果。这在影视动画和游戏中都可见到大量的运用案例。  相似文献   
69.
通过静态-动态决策模型的创设,考察了不同构造情境下心境、即时性诱发情绪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静态决策模型和动态决策模型下风险决策行为有着显著不同,相对于静态决策,动态决策模型下被试的风险决策行为更显保守;(2)不同心境在静态-动态决策模型下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不同;(3)诱发情绪在动态决策模型中能对风险决策行为产生影响,恐惧情绪促使被试在动态决策中趋于保守。  相似文献   
70.
晏碧华  游旭群 《心理学报》2015,47(2):212-223
相对到达时间任务(RAT)是判断两个运动客体哪个先到达指定目标, 可用来评估个体动态空间能力。采用RAT任务对飞行员与普通被试进行对照研究, 寻求发现两组在运动客体特征和视觉空间运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上的处理差异。设计了3个实验分别考察客体颜色、客体大小、运动方向、速率大小、视线方向以及背景特征对判断的影响。结果显示:(1)客体颜色不影响运动客体的相对时间判断, 客体大小、运动方向、速率大小、视线方向以及背景特征影响判断; (2)控制组对显示屏上从左到右的运动客体的相对时间判断好于从右到左任务, 大速率任务判断更好, 对大客体快速行驶而小客体低速行驶时的相对到达时间更易区分, 且与两眼视线方向不一致的运动方向会使控制组判断更难, 运动背景中的目标线特征改变使控制组判断绩效降低; (3)和控制组比, 飞行员反应快正确率高, 其快速判断优势集中体现在从右到左运动以及小速率任务上, 且在不同运动方向和不同速率上的反应时均无差异, 飞行员的处理优势还表现在不受客体大小、视线方向改变和目标线特征改变的影响。结论:飞行员能在变化的空间中准确处理相对速度、相对距离、相对时间等运动信息, 能分离客体大小、背景、运动方向等因素对相对到达时间判断的影响, 在运动空间中飞行员具有较高场独立性认知特征和动态空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